無障礙好去處
登科應舉萬石堂
上期介紹完新界第一大族鄧氏在北區聚居的粉嶺龍躍頭,今期繼續介紹新界另一大族廖氏在新界北區聚居的上水鄉。上水及粉嶺一帶原稱「雙魚市」,自廖族南來新界在梧桐河上建立圍村聚居,族人繁衍逐漸建立多條村落;廖族統稱聚居的村落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一名便成為上水鄉一帶的地理名稱。上水鄉最重要的景點是廖萬石堂,現為法定古蹟。廖萬石堂的「萬石」之名,出自古代官員俸祿制度。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名兒子先後於北宋時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共一萬石,後人遂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
清代科舉考
新界廖族遠早曾在北宋時任高官,遂有「萬石堂」美名;事實上新界廖族在近代的清朝也是官宦大族,根據族譜記載廖族科舉中試者共有47人。古時任官要考科舉有功名才可出仕,而清代的科舉更是歷朝制度最繁複及嚴密的。清代沿襲明朝科舉制度,由朝廷定期舉行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科考制度。不過清代科舉與學校結合,考生先要取得「入學」資格、即成為府縣「生員」才可應考。成為生員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稱為「童試」的「縣試」、「府試」及「院試」三級考試,二是成為「監生」。 童試亦稱「童子試」,應考者稱「童生」或「文童」,分「已冠」(十六歲以上)及「未冠」(十五歲以下)兩個級別出題。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連考六場,分一場「正場」試及五次覆試,縣試第一名稱「縣案首」。通過縣試才可考府試,府試也是考六場,形式與縣試相同。通過縣、府試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由提督學政主考的院試,院試又稱「學政試」,覆考三場,通過院試的童生便成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不過有些考生要多次應考才能通過最基本的縣、府試,亦有人院試多次落第,到了白髮蒼蒼仍稱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時廣東曾經多次有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紀錄。成為生員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初入學者稱「附生」,此外尚有「增生」、「例生」、「庠生」、「廩生」等不同資格,按歲考成績遞補。生員並沒有俸祿,只有成績最好的廩生可按月領府縣發給的糧食或廩銀。作為生員必須不斷的參加考試,兩年一次的「歲考」按成績分六等,一、二等的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才可應考鄉試,歲考成績第六等會被黜革。另外成績特佳的生員會選為「貢生」,成為中央官學「國子監」的學生,經童試的生員是正途出身,貢生屬一種榮譽。至於監生則是沒有通過童試而成為國子監學生,監生資格有皇帝恩準的「恩監」、因先祖有功的「蔭監」及捐獻金錢而成的「捐監」。監生雖然可應鄉試、會試;但一般被稱為「雜流」,就算能考中進士,地位也較為低。
鄉試是正式科舉考試的第一關,按規定每三年開考一次;遇上皇帝喜慶亦會下詔加開,稱為「恩科」。鄉試於農曆八月在兩京及各省省城的貢院內舉行,稱「秋闈」,考官是由皇帝任命具翰林及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鄉試連考三場,每場連考三天。考生會分配至貢院的「號舍」內應試,號舍是一人一間的獨立考屋。開考時貢院大門會關上,考生在三天考期完結前不得離開,吃、喝、睡都得在號舍內解決。鄉試高中的稱為「舉人」,宣佈成績的榜文稱為「乙榜」,乙榜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則稱為「亞元」。各省鄉試取錄舉人的名額不一,一般大省百多人,小省約四、五十人。成為舉人已具備做官的資格,可在地方任官。不過若想仕途有更佳發展,就需參加於次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赴京應試的舉人先要經過禮部複試合格方可應試,應考的舉人可享受公費待遇,官府需供應車船予舉人赴京,所以舉人別稱「公車」。會試由禮部在京城貢院舉行,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品位更高的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成績榜文稱「杏榜」,高中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前十名稱「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會魁」。成為貢士再經過保和殿覆試列等後,便有資格參加於同年四月舉行的殿試。殿試也叫「廷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名次。殿試於保和殿舉行,只考對策一題及定出名次,不會淘汰考生;能參加殿試的貢士均會取錄為進士。進士是功名的盡頭,不能重考以求獲得更高的名次,故亦是終身的出仕資格。進士名次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名次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為第四至第十名,賜「進士出身」,二甲首名稱「金殿傳驢」;三甲為第十名之後,賜「同進士出身」,三甲首名稱「玉殿傳驢」,清代授官甚重視進士的出身等第。根據統計清代共取錄進士共26,888人,狀元114人,平均每科取錄進士達二百多人。能夠一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的,就是「三元及第」,清代三元及第的文狀元有錢綮、陳繼昌兩人,武狀元只王玉鐾一人。
清代之前殿試取錄的進士都能直接授官,清代則不同。清代承明制實行「庶吉士」與「進士觀政」制度,除進士第一甲三人能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職外,其餘第二及第三甲進士須接受翰林院考試,稱「館選」。 館選中文學優等及善書者可進入翰林院任見習及於文淵閣就學,稱「庶吉士」;庶吉士肄業三年畢業,再經保和殿散館考試,成績優秀者留翰林院任編修、檢討等職,次等者出任六部主事或知縣等,但待遇優於無庶吉士資格者;加上清代內閣大學士多出自翰林院,故成為庶吉士仕途更佳。館選成績較次者會分派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門觀政,學習律令政務,是為進士觀政,觀政三個月期滿經考核後授官。清雍正元年(公元1727年)加開朝考法,第二、三甲進士在賜第後須於保和殿接受朝考,朝考成績分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成績優者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餘者按覆試、殿試、朝考三試的等第授職。寫到這裡可見清代科舉繁複的程度,士子經層層考試覆試,虛耗精力光陰。加上清代科舉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答題以八股文為限,重文學形式多於獨立思考,已失去選拔人才的功能。晚清國勢衰弱外憂內患不絕,實缺乏能人輔政,清代人才不濟實源於科舉的迂腐與僵化。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四日,袁世凱等官員奏請停辦科舉,改以學校培訓人才,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才正式廢除。
三字經、幼學詩及千字文,是古代應科舉的讀書人啟蒙讀本。 | 同治五年一名48歲文童向官府提交的擔保文件,聲明是清白人家才能應考。 |
|
|
清代一份歲考的應試卷,卷上留有主考的批閱與評語。 | 光緒十八年恩正科江南鄉試第二場題目,考題確實艱深。 |
|
|
清代會試題目,看紙上多個關防印章可見防制之嚴密。 | 光緒三十一年奏請停辦科舉的上諭,宣佈科舉已死。 |
相片來源:順德清暉園內「中國科舉制度暨順德科舉文化展」 |
廖萬石堂看科考
廖萬石堂位於新界上水鄉門口村與中心村之間,是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亦是本地保存最好及最具規模的客家宗祠之一。廖萬石堂建於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由二十一世孫廖瑛所建,並在清光緒十七年重修。建築是傳統的中式三進二院式建築,三進分別是「前廳」、「過廳」及「後廳」三部分,廳堂由兩個天井分隔。整座建築裝飾華麗,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目皆是,題材多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屋頂以瓦片舖蓋,由雕刻精緻的樑架及斗拱承托,下面以石柱及木柱支持。屋脊、瓦面、橫樑、柱礎、鼓臺、廳堂均是很有代表的中式設計。祠內第一進是前廳,主要用於接待客人,正中設有「檔中」一度,檔中平日是關上的,出入均要繞過而行,只有在貴賓光臨時才打開讓貴賓通過,是為「大開中門」。第二進是過廳,是族人議事、慶祝、宴會的地點,上有「澤綿萬石」的牌匾。第三進是後廳,分左中右三部份;正中是正堂,設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龕,分三座,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學士光景公等,中座供奉上水鄉開基祖廖仲傑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左右兩側分別是「配賢祠」及「配享祠」,分別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靈位,上掛有多個廖族科舉高中的功名牌匾。廖萬石堂一直是上水廖族的家祠,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族中父老會齊集廖萬石堂中舉行春祭典禮,及在祠堂外「分豬肉」;當日下午在後廳舉行招待廖族61歲以上的長者的盤菜宴。平日廖萬石堂會用作議事、飲宴、婚喪喜慶的場地,亦是族人社交活動的中心。廖萬石堂曾於1932年闢作鳳溪小學,目的是提倡新學、培養人才。鳳溪小學於1974年搬遷新址,因而有利廖萬石堂重修。重修工程於1984年11月開始分期,耗資一百萬元,其中三十萬元由政府資助,工程於1985年底完成,同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1986年3月1日由前港督尤德爵士夫人主持開光典禮,之後定時對外開放予公眾參觀。
開放時間:
逢星期三、四、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00-13:00及下午14:00-17:00
休息日:逢星期一、二及五、元旦日、農曆年初一、初二、初三、聖誕日及聖誕翌日
網 址:http://www.amo.gov.hk/b5/monuments_30.php
廖萬石堂一特色是院前建有一幅稱「照壁」的牆,據稱可以阻擋外間的煞氣和保存屋內的原氣。 | 上水鄉另一特色是太平清醮60年一醮,上一醮已於2006年舉行,設時間囊定在下一醮2063年開啟。 |
|
|
廖萬石堂正門,簡樸的外貌,鮮紅的對關,門上牌匾是1986年重修時立的。 | 門兩邊枋上的隔架科是精美石雕,相對於本地其他祠堂的木雕已非常豪華。 |
|
|
瓦簷下封檐板是精雕的木雕,顏色雖已脫落,仍可見精緻的花木人物雕功。 | 門上兩邊的樑架與駝峰亦是細緻的木雕,結構功整,是簡單的裝飾設計。 |
|
|
門兩邊的鼓臺、石柱與石雕柱礎,古代能用上石材作建築材料已是奢華。 | 門旁一邊的鼓臺,堆放著一堆農耕用具,有打穀用的木桶和竹簍,與及風箱。 |
|
|
瓦頂屋脊是華麗的灰雕,兩端是鰲魚,古時狀元接金榜是站在鰲石前,稱「獨佔鰲頭」。 | 屋頂的垂脊流露客家建築風格,垂脊上紅色的博古架及簷前獅子均顯露多寶典藏與威望。 |
|
|
正門上的門神像畫得非常精美,色彩鮮艷,黑口黑面的當然是尉遲恭了。 | 前廳及正中的檔中,體驗封建禮節尊卑之分,不是貴賓也不會打開相迎。 |
|
|
第二進的過廳是廖族議事、慶祝與宴會的地點,也是族人社交活動場地。 | 過廳上金漆大字的牌匾,由賜進士出身刑部主事翰林加級的廖瑛所題。 |
|
|
過廳柱上的斗拱雕刻精美,構圖豐富多姿,若不是脫色可觀性應很高。 | 過廳四邊牆頂均有水墨壁畫配以詩詞,水墨畫著色鮮艷,配上詩詞意境更高。 |
|
|
過廳擺有的滅火裝備,除水桶外尚有人力手搖水泵,在當時來說已很先進。 | 過廳與後廳之間天井兩邊牆上的灰雕壁畫與詩詞,裝飾之餘亦有一定喻意。 |
|
|
後廳分三部份,正中是設有神龕的正堂,左右兩側分別是配賢祠及配享祠。 | 正堂的神龕,供奉廖族遠祖及開基祖等先人神位,神龕裝飾華美。 |
|
|
「兄弟科貢」是道光年間貢生廖有容為嘉慶年間考到第六十一名舉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 | 後廳左側的配賢祠,供奉廖族二房廖有執及長房廖汝翼兩人,兩人均為有舉人功名的先祖。 |
|
|
配賢祠上另一塊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立匾者為當時的兵部尚書及侍郎,來頭不小。 | 光緒十四年一名考獲第二百一十七名舉人的功名牌匾,立匾者有軍機大臣及光緒帝老師翁同龢。 |
|
|
配賢祠上另一塊同治年間一次恩科考獲第八名舉人的功名牌匾,非常殘舊。 | 科舉雖廢仍有延續,這塊牌匾是為1961年獲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士的廖慶齊立。 |
|
|
後廳右側的配享祠,供奉廖族列代先人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神位。 | 位於配享祠上一塊道光廿九年考獲第三十六名舉人的廖汝翼功名牌匾。 |
|
|
道光三年於殿試考獲三甲第八十名的廖篤材,是貨真價實的進士級人馬。 | 嘉慶二十五年考獲第一名成為廩貢生的廖鴻功名牌匾。 |
上水鄉廖氏祖藉福建,開基祖廖仲傑原以鐵匠為業,於元代中葉南遷廣東,初居屯門,再遷深圳河以北的福田,最後定居上水雙魚河。廖仲傑定居後聚侯氏為妻,生一子廖自玉,為寶安廖氏二世祖。廖自玉有三子如圭、如璋及如壁,分為三房;至四世三房原有六人,一人遷回福建,一人早夭無嗣,餘四人繁衍。三房後人原散居雙魚及梧桐河兩岸,至十六世紀末廖氏第七世祖廖南沙因精通堪輿之術,主張族人必須聚居才會子孫昌盛、宗族繁衍;並與侄子廖潤宇一同尋找建村地點,終在群山中找到龍脈,選定龍口像鳳之處建村,是為今天的圍內村。最早圍內村分東南西四斗四個部份,長房居北斗,二房分居東西兩斗,三房居南斗,是為廖族三房四斗的淵源。清初因抵禦李萬榮及其他盜匪滋擾,圍內村於1646至47年間興建城牆及護城河作防衛。上水廖族經歷清初遷界令被迫遷徙,至復界後遷回定居,當時約有族人五百,之後人口增加,治安轉好,於是向村外拓展,逐漸發展出今天的門口村、莆上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興仁村及文閣村等村,這九條村合稱上水鄉,廿世紀後期九村人口達四千多人。上水鄉除了廖萬石堂外,尚有另兩間分祠,分別是顯承堂及明德堂,以廖族四世祖廖應龍及廖應鳳名義建立,同為廖族祭祀婚喪讌飲集會場地。遊上水鄉除訪祠堂外,亦可尋覓村中古屋古物,不過要注意的是上水鄉仍是原住民住宅區,並不是玩樂的旅遊區,故保持鄉村寧靜是很重要的,遊村不應對村民造成滋擾,無此修為者敬請止步。
設於上水鄉的功名石柱,高的是舉人廖有執立,矮的是恩貢生廖有容立。 | 位於上水鄉大元村的廖明德堂,是廖族西斗子孫建的分祠,建於1828年。 |
|
|
廖明德堂的裝飾更見豪華,瓦頂下的封檐板是金漆雕塑圖案,牌匾也是金漆大字。 | 封檐板兩邊的吉祥圖飾造形生動,鮮彩斑爛,板後的水墨壁畫則是另一種色彩風格。 |
|
|
廖明德堂內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立匾者為有爵位的地方官員。 | 廖明德堂內手寫的廖族世系圖,列出自開基祖至第十一世祖繁衍情況。 |
|
|
廖明德堂對面是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是東斗子孫於1838年建的分祠。 | 應龍廖公家塾裝飾樸素,門前兩邊的枋、隔架科及封檐板都是簡樸的木雕。 |
|
|
雖是樸素,門上兩邊的樑架有精美的陶雕,是為祖先而設的娛樂戲文。 | 封檐板後門上兩邊的水墨壁畫,著色平淡,構圖清雅,更見意境深遠。 |
|
|
上水鄉圍內村村口,裝飾比其他圍村更見不凡,圖案與文字氣勢磅礡。 | 圍內村外圍的護城河,建於清初原作防衛用途,現只用作蓄水池。 |
|
|
上水鄉各村多已改建成新式住宅,位於中心村尚有這種青磚古屋殘存。 | 位於中心村尚存的「巡丁館」,清代維持治安力量薄弱,民間需自組巡丁自保。 |
|
|
上水鄉內有多棵百年大樹,位於廖萬石堂後中心村的一棵碩大老榕樹。 | 位於上水鄉莆上村的舊上水警署,建於英國接收新界後,現為二級歷史建築。 |
交通路線
往上水圍的公共交通路線比較貧乏,只有數條巴士線經過上水圍外圍的興仁村及寶石湖路,只一條巴士線經過馬會道至大元村,無公共交通工具直達中心村及門口村,故往廖萬石堂最好是自行安排交通工具,或步行前往。步行路線先到達上水石湖墟,往石湖墟可使用港鐵到達上水站,或巴士到達上水總站。由石湖墟沿馬會道到上水圍興仁村,但經過馬會道行人隧道(NS120)需取道單車徑橫過汽車路,因行人路段是有障礙的;或是沿寶運路經寶石湖路到達莆上村。由港鐵上水站或上水巴士總站後步行約十五分鐘前到達廖萬石堂。
交通工具 | 交通說明 | |
復康巴士 | 直達上水圍門口村及廖萬石堂。 | |
九龍巴士 | 70X、73、73A、79K(寶石湖路興仁村落車)hidden link | |
73K(馬會道大元村落車)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 | ||
往港鐵上水站或上水巴士總站步行經石湖墟前往 | ||
港鐵 | 上水站A4及D出口出站,取道行人天橋,往上水廣場落地面,橫過龍琛路到達石湖墟。 上水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
|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 ||
九龍巴士 | 上水巴士總站:70K、70X、73、76K、77K、78K、79K、261、270、270A、273A、273B、276、276A、276B、276P、278X、279X。 | |
機場巴士:A43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 | ||
專線小巴 | 44、44A、50A、50K、51K、55K、57K、58K、59K、605。 | |
新界專線小巴網址:http://www.i-busnet.com/minibus/nt/ |
無障礙設施
無障礙設施方面,最大的問題是交通問題,因為缺乏公共車輛直達。進入上水圍後村落交錯,但有汽車路穿梭村落之間,故由圍村到達廖萬石堂的路徑是無障礙的。不過進入廖萬石堂前庭院可以,但要進入廖萬石堂是有障礙的。基本上傳統中式祠堂的通道均是有障礙的,故遊覽祠堂主要是觀賞祠堂的外牆建築裝飾。至於洗手間方面,上水圍內的無障礙設施卻多的是,分散在圍村內有多個公廁,其中有四個公廁是設有傷殘人士洗手間的,數量之多真是有點意外。單在廖萬石堂兩邊不遠處已有兩個公廁設有殘廁(上水圍公廁N134及N1345),這方面真是非常方便。
馬會道行人隧道連接興仁村設有斜道,但另一邊的行人路連接單車路是凸出一級障礙。 | 由石湖墟取道寶運路再橫過寶石湖路到達莆上村,過路處設有斑馬線及下斜路緣。 |
|
|
鄰近廖萬石堂有兩個公廁均設有殘廁,這是N135公廁內殘廁的設備。 | 上水圍N134公廁內殘廁的設備,只是緊急叫喚鐘按鈕太高了。 |
|
|
位於東慶路停車場設有一所公廁,亦設有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 | 位於上水鄉第九休憩處的公廁,設有殘廁,想不到有這麼多殘廁。 |
無障礙評分級別: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評語
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一項制度,中國很早已廢除了貴族管治地方的做法,平民百姓只要有本事,均可通過考試而晉身管治階級,實比西方政治文化進步很多。不過到了明清兩代,科舉成了仕紳階級的專利,平民無接受教育的機會,更莫論出仕參政。加上科舉只重道德文學而輕才幹,形式制度僵化,最終被廢除。不過科舉遺風仍殘留在中華文化中,故欲認識中華文化就不能忽略科舉制度的影響。就算在新界各鄉,許多祠堂建築物均可見科舉遺風,如掛於祠堂的功名牌匾、建築物外牆喻意子孫高中的吉祥裝飾物等。所以品味新界鄉村名勝古蹟,尋覓科舉故事也是其中一樂。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廖萬石堂: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3
上水鄉圍內村: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4
應龍廖公家塾(顯承堂):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18
廖明德堂(應鳳廖公家塾):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17
上水圍公廁(N134):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5
上水圍公廁(N135):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8
上水圍東慶路停車場公廁: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9
上水東慶路公廁(N35):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9043
馬會道行人隧道(NS120)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9370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
上期介紹完新界第一大族鄧氏在北區聚居的粉嶺龍躍頭,今期繼續介紹新界另一大族廖氏在新界北區聚居的上水鄉。上水及粉嶺一帶原稱「雙魚市」,自廖族南來新界在梧桐河上建立圍村聚居,族人繁衍逐漸建立多條村落;廖族統稱聚居的村落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一名便成為上水鄉一帶的地理名稱。上水鄉最重要的景點是廖萬石堂,現為法定古蹟。廖萬石堂的「萬石」之名,出自古代官員俸祿制度。相傳廖氏遠祖廖剛及其四名兒子先後於北宋時出任高官,每人俸祿各二千石,合共一萬石,後人遂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
清代科舉考
新界廖族遠早曾在北宋時任高官,遂有「萬石堂」美名;事實上新界廖族在近代的清朝也是官宦大族,根據族譜記載廖族科舉中試者共有47人。古時任官要考科舉有功名才可出仕,而清代的科舉更是歷朝制度最繁複及嚴密的。清代沿襲明朝科舉制度,由朝廷定期舉行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科考制度。不過清代科舉與學校結合,考生先要取得「入學」資格、即成為府縣「生員」才可應考。成為生員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稱為「童試」的「縣試」、「府試」及「院試」三級考試,二是成為「監生」。 童試亦稱「童子試」,應考者稱「童生」或「文童」,分「已冠」(十六歲以上)及「未冠」(十五歲以下)兩個級別出題。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連考六場,分一場「正場」試及五次覆試,縣試第一名稱「縣案首」。通過縣試才可考府試,府試也是考六場,形式與縣試相同。通過縣、府試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由提督學政主考的院試,院試又稱「學政試」,覆考三場,通過院試的童生便成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不過有些考生要多次應考才能通過最基本的縣、府試,亦有人院試多次落第,到了白髮蒼蒼仍稱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時廣東曾經多次有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紀錄。成為生員可以到官辦的府、州、縣學讀書,初入學者稱「附生」,此外尚有「增生」、「例生」、「庠生」、「廩生」等不同資格,按歲考成績遞補。生員並沒有俸祿,只有成績最好的廩生可按月領府縣發給的糧食或廩銀。作為生員必須不斷的參加考試,兩年一次的「歲考」按成績分六等,一、二等的可參加「科考」,科考一、二等才可應考鄉試,歲考成績第六等會被黜革。另外成績特佳的生員會選為「貢生」,成為中央官學「國子監」的學生,經童試的生員是正途出身,貢生屬一種榮譽。至於監生則是沒有通過童試而成為國子監學生,監生資格有皇帝恩準的「恩監」、因先祖有功的「蔭監」及捐獻金錢而成的「捐監」。監生雖然可應鄉試、會試;但一般被稱為「雜流」,就算能考中進士,地位也較為低。
鄉試是正式科舉考試的第一關,按規定每三年開考一次;遇上皇帝喜慶亦會下詔加開,稱為「恩科」。鄉試於農曆八月在兩京及各省省城的貢院內舉行,稱「秋闈」,考官是由皇帝任命具翰林及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鄉試連考三場,每場連考三天。考生會分配至貢院的「號舍」內應試,號舍是一人一間的獨立考屋。開考時貢院大門會關上,考生在三天考期完結前不得離開,吃、喝、睡都得在號舍內解決。鄉試高中的稱為「舉人」,宣佈成績的榜文稱為「乙榜」,乙榜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則稱為「亞元」。各省鄉試取錄舉人的名額不一,一般大省百多人,小省約四、五十人。成為舉人已具備做官的資格,可在地方任官。不過若想仕途有更佳發展,就需參加於次年二月在京師舉行的會試。赴京應試的舉人先要經過禮部複試合格方可應試,應考的舉人可享受公費待遇,官府需供應車船予舉人赴京,所以舉人別稱「公車」。會試由禮部在京城貢院舉行,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品位更高的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成績榜文稱「杏榜」,高中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前十名稱「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會魁」。成為貢士再經過保和殿覆試列等後,便有資格參加於同年四月舉行的殿試。殿試也叫「廷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名次。殿試於保和殿舉行,只考對策一題及定出名次,不會淘汰考生;能參加殿試的貢士均會取錄為進士。進士是功名的盡頭,不能重考以求獲得更高的名次,故亦是終身的出仕資格。進士名次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名次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為第四至第十名,賜「進士出身」,二甲首名稱「金殿傳驢」;三甲為第十名之後,賜「同進士出身」,三甲首名稱「玉殿傳驢」,清代授官甚重視進士的出身等第。根據統計清代共取錄進士共26,888人,狀元114人,平均每科取錄進士達二百多人。能夠一身兼解元、會元、狀元的,就是「三元及第」,清代三元及第的文狀元有錢綮、陳繼昌兩人,武狀元只王玉鐾一人。
清代之前殿試取錄的進士都能直接授官,清代則不同。清代承明制實行「庶吉士」與「進士觀政」制度,除進士第一甲三人能直接授予翰林院官職外,其餘第二及第三甲進士須接受翰林院考試,稱「館選」。 館選中文學優等及善書者可進入翰林院任見習及於文淵閣就學,稱「庶吉士」;庶吉士肄業三年畢業,再經保和殿散館考試,成績優秀者留翰林院任編修、檢討等職,次等者出任六部主事或知縣等,但待遇優於無庶吉士資格者;加上清代內閣大學士多出自翰林院,故成為庶吉士仕途更佳。館選成績較次者會分派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門觀政,學習律令政務,是為進士觀政,觀政三個月期滿經考核後授官。清雍正元年(公元1727年)加開朝考法,第二、三甲進士在賜第後須於保和殿接受朝考,朝考成績分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成績優者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餘者按覆試、殿試、朝考三試的等第授職。寫到這裡可見清代科舉繁複的程度,士子經層層考試覆試,虛耗精力光陰。加上清代科舉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答題以八股文為限,重文學形式多於獨立思考,已失去選拔人才的功能。晚清國勢衰弱外憂內患不絕,實缺乏能人輔政,清代人才不濟實源於科舉的迂腐與僵化。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四日,袁世凱等官員奏請停辦科舉,改以學校培訓人才,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才正式廢除。
三字經、幼學詩及千字文,是古代應科舉的讀書人啟蒙讀本。 | 同治五年一名48歲文童向官府提交的擔保文件,聲明是清白人家才能應考。 |
|
|
清代一份歲考的應試卷,卷上留有主考的批閱與評語。 | 光緒十八年恩正科江南鄉試第二場題目,考題確實艱深。 |
|
|
清代會試題目,看紙上多個關防印章可見防制之嚴密。 | 光緒三十一年奏請停辦科舉的上諭,宣佈科舉已死。 |
相片來源:順德清暉園內「中國科舉制度暨順德科舉文化展」 |
廖萬石堂看科考
廖萬石堂位於新界上水鄉門口村與中心村之間,是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亦是本地保存最好及最具規模的客家宗祠之一。廖萬石堂建於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由二十一世孫廖瑛所建,並在清光緒十七年重修。建築是傳統的中式三進二院式建築,三進分別是「前廳」、「過廳」及「後廳」三部分,廳堂由兩個天井分隔。整座建築裝飾華麗,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目皆是,題材多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屋頂以瓦片舖蓋,由雕刻精緻的樑架及斗拱承托,下面以石柱及木柱支持。屋脊、瓦面、橫樑、柱礎、鼓臺、廳堂均是很有代表的中式設計。祠內第一進是前廳,主要用於接待客人,正中設有「檔中」一度,檔中平日是關上的,出入均要繞過而行,只有在貴賓光臨時才打開讓貴賓通過,是為「大開中門」。第二進是過廳,是族人議事、慶祝、宴會的地點,上有「澤綿萬石」的牌匾。第三進是後廳,分左中右三部份;正中是正堂,設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龕,分三座,上座供奉宋丞相大學士光景公等,中座供奉上水鄉開基祖廖仲傑至四世祖,排列次序是左昭右穆,下座供奉中霤之神。左右兩側分別是「配賢祠」及「配享祠」,分別供奉有功名的祖先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靈位,上掛有多個廖族科舉高中的功名牌匾。廖萬石堂一直是上水廖族的家祠,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族中父老會齊集廖萬石堂中舉行春祭典禮,及在祠堂外「分豬肉」;當日下午在後廳舉行招待廖族61歲以上的長者的盤菜宴。平日廖萬石堂會用作議事、飲宴、婚喪喜慶的場地,亦是族人社交活動的中心。廖萬石堂曾於1932年闢作鳳溪小學,目的是提倡新學、培養人才。鳳溪小學於1974年搬遷新址,因而有利廖萬石堂重修。重修工程於1984年11月開始分期,耗資一百萬元,其中三十萬元由政府資助,工程於1985年底完成,同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1986年3月1日由前港督尤德爵士夫人主持開光典禮,之後定時對外開放予公眾參觀。
開放時間:
逢星期三、四、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9:00-13:00及下午14:00-17:00
休息日:逢星期一、二及五、元旦日、農曆年初一、初二、初三、聖誕日及聖誕翌日
網 址:http://www.amo.gov.hk/b5/monuments_30.php
廖萬石堂一特色是院前建有一幅稱「照壁」的牆,據稱可以阻擋外間的煞氣和保存屋內的原氣。 | 上水鄉另一特色是太平清醮60年一醮,上一醮已於2006年舉行,設時間囊定在下一醮2063年開啟。 |
|
|
廖萬石堂正門,簡樸的外貌,鮮紅的對關,門上牌匾是1986年重修時立的。 | 門兩邊枋上的隔架科是精美石雕,相對於本地其他祠堂的木雕已非常豪華。 |
|
|
瓦簷下封檐板是精雕的木雕,顏色雖已脫落,仍可見精緻的花木人物雕功。 | 門上兩邊的樑架與駝峰亦是細緻的木雕,結構功整,是簡單的裝飾設計。 |
|
|
門兩邊的鼓臺、石柱與石雕柱礎,古代能用上石材作建築材料已是奢華。 | 門旁一邊的鼓臺,堆放著一堆農耕用具,有打穀用的木桶和竹簍,與及風箱。 |
|
|
瓦頂屋脊是華麗的灰雕,兩端是鰲魚,古時狀元接金榜是站在鰲石前,稱「獨佔鰲頭」。 | 屋頂的垂脊流露客家建築風格,垂脊上紅色的博古架及簷前獅子均顯露多寶典藏與威望。 |
|
|
正門上的門神像畫得非常精美,色彩鮮艷,黑口黑面的當然是尉遲恭了。 | 前廳及正中的檔中,體驗封建禮節尊卑之分,不是貴賓也不會打開相迎。 |
|
|
第二進的過廳是廖族議事、慶祝與宴會的地點,也是族人社交活動場地。 | 過廳上金漆大字的牌匾,由賜進士出身刑部主事翰林加級的廖瑛所題。 |
|
|
過廳柱上的斗拱雕刻精美,構圖豐富多姿,若不是脫色可觀性應很高。 | 過廳四邊牆頂均有水墨壁畫配以詩詞,水墨畫著色鮮艷,配上詩詞意境更高。 |
|
|
過廳擺有的滅火裝備,除水桶外尚有人力手搖水泵,在當時來說已很先進。 | 過廳與後廳之間天井兩邊牆上的灰雕壁畫與詩詞,裝飾之餘亦有一定喻意。 |
|
|
後廳分三部份,正中是設有神龕的正堂,左右兩側分別是配賢祠及配享祠。 | 正堂的神龕,供奉廖族遠祖及開基祖等先人神位,神龕裝飾華美。 |
|
|
「兄弟科貢」是道光年間貢生廖有容為嘉慶年間考到第六十一名舉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 | 後廳左側的配賢祠,供奉廖族二房廖有執及長房廖汝翼兩人,兩人均為有舉人功名的先祖。 |
|
|
配賢祠上另一塊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立匾者為當時的兵部尚書及侍郎,來頭不小。 | 光緒十四年一名考獲第二百一十七名舉人的功名牌匾,立匾者有軍機大臣及光緒帝老師翁同龢。 |
|
|
配賢祠上另一塊同治年間一次恩科考獲第八名舉人的功名牌匾,非常殘舊。 | 科舉雖廢仍有延續,這塊牌匾是為1961年獲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士的廖慶齊立。 |
|
|
後廳右側的配享祠,供奉廖族列代先人及對建祠有功人士的神位。 | 位於配享祠上一塊道光廿九年考獲第三十六名舉人的廖汝翼功名牌匾。 |
|
|
道光三年於殿試考獲三甲第八十名的廖篤材,是貨真價實的進士級人馬。 | 嘉慶二十五年考獲第一名成為廩貢生的廖鴻功名牌匾。 |
上水鄉廖氏祖藉福建,開基祖廖仲傑原以鐵匠為業,於元代中葉南遷廣東,初居屯門,再遷深圳河以北的福田,最後定居上水雙魚河。廖仲傑定居後聚侯氏為妻,生一子廖自玉,為寶安廖氏二世祖。廖自玉有三子如圭、如璋及如壁,分為三房;至四世三房原有六人,一人遷回福建,一人早夭無嗣,餘四人繁衍。三房後人原散居雙魚及梧桐河兩岸,至十六世紀末廖氏第七世祖廖南沙因精通堪輿之術,主張族人必須聚居才會子孫昌盛、宗族繁衍;並與侄子廖潤宇一同尋找建村地點,終在群山中找到龍脈,選定龍口像鳳之處建村,是為今天的圍內村。最早圍內村分東南西四斗四個部份,長房居北斗,二房分居東西兩斗,三房居南斗,是為廖族三房四斗的淵源。清初因抵禦李萬榮及其他盜匪滋擾,圍內村於1646至47年間興建城牆及護城河作防衛。上水廖族經歷清初遷界令被迫遷徙,至復界後遷回定居,當時約有族人五百,之後人口增加,治安轉好,於是向村外拓展,逐漸發展出今天的門口村、莆上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興仁村及文閣村等村,這九條村合稱上水鄉,廿世紀後期九村人口達四千多人。上水鄉除了廖萬石堂外,尚有另兩間分祠,分別是顯承堂及明德堂,以廖族四世祖廖應龍及廖應鳳名義建立,同為廖族祭祀婚喪讌飲集會場地。遊上水鄉除訪祠堂外,亦可尋覓村中古屋古物,不過要注意的是上水鄉仍是原住民住宅區,並不是玩樂的旅遊區,故保持鄉村寧靜是很重要的,遊村不應對村民造成滋擾,無此修為者敬請止步。
設於上水鄉的功名石柱,高的是舉人廖有執立,矮的是恩貢生廖有容立。 | 位於上水鄉大元村的廖明德堂,是廖族西斗子孫建的分祠,建於1828年。 |
|
|
廖明德堂的裝飾更見豪華,瓦頂下的封檐板是金漆雕塑圖案,牌匾也是金漆大字。 | 封檐板兩邊的吉祥圖飾造形生動,鮮彩斑爛,板後的水墨壁畫則是另一種色彩風格。 |
|
|
廖明德堂內為廖有執立的功名牌匾,立匾者為有爵位的地方官員。 | 廖明德堂內手寫的廖族世系圖,列出自開基祖至第十一世祖繁衍情況。 |
|
|
廖明德堂對面是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是東斗子孫於1838年建的分祠。 | 應龍廖公家塾裝飾樸素,門前兩邊的枋、隔架科及封檐板都是簡樸的木雕。 |
|
|
雖是樸素,門上兩邊的樑架有精美的陶雕,是為祖先而設的娛樂戲文。 | 封檐板後門上兩邊的水墨壁畫,著色平淡,構圖清雅,更見意境深遠。 |
|
|
上水鄉圍內村村口,裝飾比其他圍村更見不凡,圖案與文字氣勢磅礡。 | 圍內村外圍的護城河,建於清初原作防衛用途,現只用作蓄水池。 |
|
|
上水鄉各村多已改建成新式住宅,位於中心村尚有這種青磚古屋殘存。 | 位於中心村尚存的「巡丁館」,清代維持治安力量薄弱,民間需自組巡丁自保。 |
|
|
上水鄉內有多棵百年大樹,位於廖萬石堂後中心村的一棵碩大老榕樹。 | 位於上水鄉莆上村的舊上水警署,建於英國接收新界後,現為二級歷史建築。 |
交通路線
往上水圍的公共交通路線比較貧乏,只有數條巴士線經過上水圍外圍的興仁村及寶石湖路,只一條巴士線經過馬會道至大元村,無公共交通工具直達中心村及門口村,故往廖萬石堂最好是自行安排交通工具,或步行前往。步行路線先到達上水石湖墟,往石湖墟可使用港鐵到達上水站,或巴士到達上水總站。由石湖墟沿馬會道到上水圍興仁村,但經過馬會道行人隧道(NS120)需取道單車徑橫過汽車路,因行人路段是有障礙的;或是沿寶運路經寶石湖路到達莆上村。由港鐵上水站或上水巴士總站後步行約十五分鐘前到達廖萬石堂。
交通工具 | 交通說明 | |
復康巴士 | 直達上水圍門口村及廖萬石堂。 | |
九龍巴士 | 70X、73、73A、79K(寶石湖路興仁村落車)hidden link | |
73K(馬會道大元村落車)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 | ||
往港鐵上水站或上水巴士總站步行經石湖墟前往 | ||
港鐵 | 上水站A4及D出口出站,取道行人天橋,往上水廣場落地面,橫過龍琛路到達石湖墟。 上水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
|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 ||
九龍巴士 | 上水巴士總站:70K、70X、73、76K、77K、78K、79K、261、270、270A、273A、273B、276、276A、276B、276P、278X、279X。 | |
機場巴士:A43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 | ||
專線小巴 | 44、44A、50A、50K、51K、55K、57K、58K、59K、605。 | |
新界專線小巴網址:http://www.i-busnet.com/minibus/nt/ |
無障礙設施
無障礙設施方面,最大的問題是交通問題,因為缺乏公共車輛直達。進入上水圍後村落交錯,但有汽車路穿梭村落之間,故由圍村到達廖萬石堂的路徑是無障礙的。不過進入廖萬石堂前庭院可以,但要進入廖萬石堂是有障礙的。基本上傳統中式祠堂的通道均是有障礙的,故遊覽祠堂主要是觀賞祠堂的外牆建築裝飾。至於洗手間方面,上水圍內的無障礙設施卻多的是,分散在圍村內有多個公廁,其中有四個公廁是設有傷殘人士洗手間的,數量之多真是有點意外。單在廖萬石堂兩邊不遠處已有兩個公廁設有殘廁(上水圍公廁N134及N1345),這方面真是非常方便。
馬會道行人隧道連接興仁村設有斜道,但另一邊的行人路連接單車路是凸出一級障礙。 | 由石湖墟取道寶運路再橫過寶石湖路到達莆上村,過路處設有斑馬線及下斜路緣。 |
|
|
鄰近廖萬石堂有兩個公廁均設有殘廁,這是N135公廁內殘廁的設備。 | 上水圍N134公廁內殘廁的設備,只是緊急叫喚鐘按鈕太高了。 |
|
|
位於東慶路停車場設有一所公廁,亦設有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 | 位於上水鄉第九休憩處的公廁,設有殘廁,想不到有這麼多殘廁。 |
無障礙評分級別: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評語
科舉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一項制度,中國很早已廢除了貴族管治地方的做法,平民百姓只要有本事,均可通過考試而晉身管治階級,實比西方政治文化進步很多。不過到了明清兩代,科舉成了仕紳階級的專利,平民無接受教育的機會,更莫論出仕參政。加上科舉只重道德文學而輕才幹,形式制度僵化,最終被廢除。不過科舉遺風仍殘留在中華文化中,故欲認識中華文化就不能忽略科舉制度的影響。就算在新界各鄉,許多祠堂建築物均可見科舉遺風,如掛於祠堂的功名牌匾、建築物外牆喻意子孫高中的吉祥裝飾物等。所以品味新界鄉村名勝古蹟,尋覓科舉故事也是其中一樂。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廖萬石堂: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3
上水鄉圍內村: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4
應龍廖公家塾(顯承堂):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18
廖明德堂(應鳳廖公家塾):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17
上水圍公廁(N134):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5
上水圍公廁(N135):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8
上水圍東慶路停車場公廁: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29
上水東慶路公廁(N35):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9043
馬會道行人隧道(NS120)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9370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