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資訊

無障礙好去處

清虛無為仙館行

2011年10月31日

炎炎夏日轉眼又溜走了,不經意的天氣轉涼,告示秋日的來臨。秋高氣爽正是郊遊的好季節,所以今期轉到郊外,介紹郊遊的好去處。說到郊遊大家都會想到往西貢走,今期換點新意思,介紹新界北區的郊遊景點。首先介紹的是位於新界粉嶺的「蓬瀛仙館」,優點是交通方便,加上蓬瀛仙館於2010年新建了無障礙設施;一般來說本地許多廟宇寺院對傷殘人士的遊覽都不那麼方便,蓬瀛仙館雖是古廟,卻走在潮流前,改善設施供不同需要訪客使用,真是「敬天愛民、宏揚九美」;當然更重要的是蓬瀛仙館以齋菜聞名,所以就算不是求神訪仙,都不妨到仙館走一回,嘗一嘗仙館的素食,過半天清心寡慾的日子也是件樂事。


遊仙館說道德相片
蓬瀛仙館是一座道教廟宇,屬道教全真龍門派,崇奉太上老祖(老子)、呂純陽祖師(呂洞賓)及邱長春祖師(丘處機)。蓬瀛仙館始建於1929年,是本地歷史悠久的道教十方叢林之一。1972年仙館正式註冊為有限公司,並獲政府批准為非牟利的宗教及慈善團體。蓬瀛仙館歷年致力弘揚道教教義及提供凈土助人潛修,同時從事多項的慈善事務,包括提供中、西醫贈診贈藥、興辦教育、提供安老服務、捐款賑災及贊助公益活動等。蓬瀛仙館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廟宇,正中最大的建築物是「三聖大殿」,又稱「兜率宮」,建於1985年,是供奉全真龍門派三位祖師的大殿。大殿前設有護法橋、東齋、南齋、西齋及坤堂。東齋是仙館的辦事處,南齋是道教文化中心辦事處,坤堂是提供中、西醫贈診贈藥的診所。大殿旁是喜雨樓,內設有齋菜部、功德堂及講道堂。大殿另一邊是元辰殿大樓,內設有永泰堂、聚慧軒、觀音殿及元辰殿。大殿後是祖堂區,供善信安奉先人的靈位及龕位,以表孝思。祖堂區後的山坡上有一座建於1966年的「明台」及「洞天福地」,是一座裝飾藝術甚華美的亭樓及一座牌坊。仙館主要是供人靜修,不過亦設有供人遊覽的設施,包括有十二生肖石刻、軒轅問道圖、道德經壁/八十七神仙圖等;另外設有蓬萊閣、信福亭等亭樓供人休憩靜思,當然最好的遊覽設施是於2010年在仙館大門建成的升降機樓,確實是大大方便了遊客,尤其是行動不便的人士。

基本資料:
地址:新界粉嶺百和路66號(粉嶺火車站對上)
電話:2669 9186
網址:http://www.fysk.org/

說到道教,道教原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及演變而成為今天的面貌。道教是一個多神的宗教,供奉眾多天神如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以及許多凡人成仙的神祇,形成多神崇拜的信仰結構。道教在形成至今出現多個道派,各道派興衰更替,形成複雜的宗教系統。道教最早可追朔至中國古代原始時期的自然與鬼神崇拜,及古代與鬼神溝通的占卜術;至殷周時期形成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禮儀等。道教在形成初期受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道家」影響,以及當時盛行的「陰陽家」、煉丹成仙的「方仙道」與以老子為名主張修道養壽的「黃老道」等思想影響。道教要至漢代才出現有組織的宗教團體,漢代靈帝時出現以《太平清領書》為要旨傳道的「太平道」,及東漢順帝時的「五斗米道」均是早期道教派別;五斗米道日後發展為道教正宗的「天師道」,北魏太武帝年間更出現「北天師道」及「南天師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煉丹術,此時出現的道派有「靈寶、上清」等派別。道教在此時吸收當時盛行的玄學成為道教的理論,出現經書《抱朴子》。隋朝及唐朝初年盛行的道派有「樓觀道、茅山宗」,茅山宗原是上清派的延續。唐代自高祖起多次召集儒、道、佛三教代表到朝廷互相辯論教義,造成三教在教義上有所相互影響,道教因此吸收了宗教化的儒家學說和佛教的哲理思想。宋朝時道教出現有「閣皂宗」,以及天師道和「丹鼎派」亦重新興起。宋末元初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創立「全真道」,並在山東傳道,其弟子丘處機更為蒙古領袖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在元朝獲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為了抗衡全真道的影響,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併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道教因而形成「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兩大派別的格局。明朝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祭祀真武的「武當派」備受朝廷尊崇。至清代因滿族信奉藏傳佛教,對漢族人信仰的道教有所壓制,因此很多有反清思想的漢人都皈依奉「長春子」丘處機為祖師的「全真龍門派」,成為道教中一大派別。

道教雖然信仰神祇多及派別繁多,但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濟世人,並以「道」作為最高信仰。道教尊奉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為祖師,並以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經》兩部經典為道教重要的經書,及將道德經中的「道」和「德」作為信仰核心。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要得道就要修身,道教講究達至「人天合一、人天相應」的哲理;道教亦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此外道教有符籙、齋醮、科儀及戒律等項目;戒律雖依不同教派有異,不過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事實上道教的思想不止限於宗教範圍,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影響泛見於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醫學等範圍;中國人講的「天理、天道」,正是對應道教「人天合一」的哲理思想,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等觀念,均揉合有道教的思想成份。就算不來「形而上」學這麼複雜,中國人日常的飲食觀、生活養生、中醫藥、風水命理、曆法以至武術氣功等,均和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是「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所以就算不求「得道」,也不妨「談道」。

相片

相片

蓬瀛仙館正門牌坊後上書「太極流芳」,太極是道教信仰的基本概念。 

 蓬瀛仙館依山而建,所以進入正門後當然要爬樓梯啦!哇好長呀!

 

 

相片

相片

好彩仙館新建了一座升降機樓,直上平台,好囉不用撐樓梯了。 

 升降機樓頂書有「弘道玄德,濟世度人」金漆大字,是蓬瀛仙館的宗旨。

 

 

相片

相片

蓬瀛仙館正式名稱是「蓬瀛僊館」,「僊」是古字,不過僊與仙相通。 

正門後的一座「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廟雖細但打理得乾淨企理。 

 

 

相片

相片

 平台上蓬瀛仙館牌坊背後是「眾妙之門」,前精緻銅鼎是北京白雲觀送贈。

 平台一邊建有「信福亭」,綠瓦紅柱,結構簡潔,供人休憩或靜思。

 

 

相片

相片

 仙館大殿前的護法橋,兩層高的短橋巍峨不覺,倒是紅頂紅柱,非常醒目。

護法橋上供奉的護法神祇,單看背面估計是道教宮觀常有的護法神王靈官。

 

 

相片

相片

 仙館正中大殿「三聖大殿」,又名「兜率宮」,供奉全真龍門派三位祖師。

三聖大殿建築宏偉,以紅色為主色,兩層的方型塔式瓦頂,旺板有大量金龍裝飾。 

 

 

相片

相片

兜率宮正殿頂的牌匾「尊道貴德」,彰顯「道」和「德」的核心信仰。 

正殿前的道臺,鮮紅色加上鑲金花草雕飾,極盡華麗之能事。 

 

 

相片

相片

正殿旁的蓬萊閣亭樓,綠瓦紅柱的設計,華麗之餘又是一個靜思的好地方。 

仙館內的遊覽設施「道德經壁」,採用蒙古特產黑金剛石刻上道德經全文。 

 

 

相片

相片

 道德經壁背面是「八十七神仙圖」,一眾仙家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道德經壁尚有「太上道祖養生訣」,看看能不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相片

相片

大殿旁的喜雨樓,內設有齋菜部、功德堂及講道堂。 

喜雨樓一樓的齋菜部,簡潔典雅,通道是無障礙的。 

 

 

相片

相片

喜雨樓前的遊覽設施「十二生肖石刻」,除了鑲金圖案文字,倒像骰子多點。 

「軒轅問道圖」,講述軒轅氏(黃帝)拜訪崆峒山向廣成子祖師求道的故事。 

 

 

相片

相片

 仙館的坤堂是贈醫贈藥的診所,日間有不少善信到來求診。

仙館的東齋是仙館的辦事處,不過正門是有障礙的。 

 

 

相片

相片

仙館的南齋,原是靜室,現是道教文化中心,遊客止步。 

仙館環境清靜幽雅,就算不是修道,來靜思一會也是積德的。 

 

 

相片

相片

 仙館內許多樓柱均有鑲金的裝飾,凸顯金壁輝煌的氣派。

 樓梯的石柱頂裝有金獅飾物,在耀目陽光之下真的很「金」。

 

 

相片

相片

 位於山腰的祖堂區,建有多間祖堂供善信安奉先人靈位及龕位。

祖堂區背方是「明台」及「洞天福地」,始建於1966年。 

 

 

相片

相片

洞天福地牌坊以藍色主調,配以斑爛的配色,流露出古廟精緻的裝飾藝術。 

洞天福地牌坊後是明台,一樣的配色,與仙館主建築群紅色格調大相脛庭。 

 

 

相片

相片

明台內的牌匾「返樸歸真」四字,一語成道。 

從明台遙望粉嶺市鎮,頗有超然世外之感。 

hidden link


交通路線相片

 交通工具

 交通說明

 

復康巴士

仙館正門下車。

相片
港鐵粉嶺站B出口,經過行人天橋(NF134)到百和路,向百福田心遊樂場步行至十字路口,橫過斑馬線折向蓬瀛仙館方向步行,全程約15分鐘。
粉嶺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相片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巴士70K、70X、76K、270A、273、273A、278X、279X、A43
273D、273、373A(只限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九巴路線搜尋: http://www.kmb.hk/tc/
專線小巴502 
新界專線小巴網址:http://www.i-busnet.com/minibus/nt/

前往蓬瀛仙館的交通路線其實很方便,仙館鄰近港鐵粉嶺車站,使用集體運輸鐵路系統前往是最便捷及舒適的交通工具。從粉嶺車站下車,取道B出口往百和路,出口連接行人天橋(NF134)橫過粉嶺公路到百和路是無障礙的,不過要橫過百和路到蓬瀛仙館就有點麻煩。百和路鄰近仙館設有行人隧道(NS143),是最直接由粉嶺車站往仙館的路徑,不過由鄰近車站一邊行人路往行人隧道,要經過一條斜度較高的斜路。所以若想安全點,就需沿行人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下斜走幾分鐘的路徑,至遊樂場前的單車徑,由單車徑往行人隧道是比較平坦的路徑。但到了行人隧道後,隧道另一邊往來蓬瀛仙館的兩端通道均是有梯級障礙的,故此路不通。現有障礙的一邊正在加建升降設施,但要等到一年半後才有改善,故現時往仙館的輪椅使用者就要繞道,沿百和路下斜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走,到百和路與一鳴路/華明路的十字路口,取道斑馬線橫過百和路,再折回仙館,全程步行時間約15分鐘。當然,有一些巴士線如來自荃灣的 278X、觀塘的 70X及九龍塘的 270A 等路線,均在仙館門前設有分站,故如能配合就可以乘坐巴士直達仙館門前,好不逍遙。(備註:文章所寫升降機已啟用,輪椅使用者從粉嶺火車站前往蓬瀛仙館非常方便。)

相片

相片

 前往蓬瀛仙館最方便的交通是港鐵系統,到達粉嶺車站取道B出口往百和路,經過行人天橋(NF134)是無障礙的。

 沿百和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下斜走幾分鐘,轉上單車徑就可輕鬆地到達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 

 

 

相片 

相片 

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仍是有障礙的,現正加建升降設施,輪椅使用者暫時需要繞遠路。hidden link

沿百和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下斜路走,到十字路口取道斑馬線繞至仙館,要多花十來分鐘。hidden link


無障礙設施相片
蓬瀛仙館雖然是一座古廟,而且是依山而建,不過在提供無障礙設施上就比本地許多廟宇寺堂改善許多。仙館的齋堂均建在山坡及山坡之山,往來各層建築物均是要爬梯的。不過2010年仙館在入口牌坊旁加建了一座升降機樓,地面還設有觸覺引路徑,方便人們由地面往平台位置,這段路可以省卻爬梯了。平台是仙館的東齋、南齋、十二生肖石刻、軒轅問道圖、坤堂及喜雨樓所在位置,平台有高低位置的地方均設有斜道,所以通道是無障礙的。只是往三聖大殿、元辰殿大樓、蓬萊閣、祖堂區、道德經壁/八十七神仙圖、明台等地方則仍是有梯級障礙的,信福亭也不例外。不過對於歷史悠久的廟宇建築來說,這已是很大的改善。至少在平台可以遊覽十二生肖石刻及軒轅問道圖,更可以到喜雨樓品嚐仙館聞名的齋菜。到喜雨樓是無障礙的,正門有梯級,不過有指示牌指示如何繞道坐升降機到喜雨樓各層,齋菜部設在一樓,二樓設有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均可藉升降機往來,非常方便。

相片

相片

 仙館正門牌坊一入內地上就舖有觸覺引路徑,好比仙人指路。

 正門設有的升降機樓,直達仙館平台,到坤堂或喜雨樓均很方便。

 

 

相片

相片

輕鬆乘升降機到平台,經過天橋後有斜道連接上下兩層平台。 

仙館平台四處的高低位置均設有斜道,在平台活動是無障礙的。 

 

 

相片

相片

仙館食齋的地點設在喜雨樓一樓,設有斜道連接平台行人路,斜道連接升降機。 

 喜雨樓內設有升降機往來樓內各層,升降機內經本會建議後加了指示洗手間標誌。

 

 

相片

相片

喜雨樓一樓往來傷殘人士洗手間的通道是無障礙。 

傷殘人士洗手間內的設施是合規格的,衛生不錯。 


無障礙評分級別:相片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評語相片
道教往往予人迷信的感覺,道觀也往往使人感到神秘與不安;事實上道教是中國傳統的宗教,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份。過往道教受民間鬼神傳說與「怪力亂神」的信仰方式影響而忽略其大體,今天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的大前題下應予道教重新的肯定。道教主張個人修煉以順應天命,講究清靜無為、清心寡慾,對應現今人們在生活的重擔下營營役役,掙扎求存所承受的壓力,若偶爾能放開胸襟,通過靜思以解脫心靈的枷鎖,自然更能逍遙自在,享受人生。當然到蓬瀛仙館的另一享受,還是食齋的好。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蓬瀛僊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2
蓬瀛仙館喜雨樓: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4
粉嶺公路行人天橋(NF134):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19
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0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 

炎炎夏日轉眼又溜走了,不經意的天氣轉涼,告示秋日的來臨。秋高氣爽正是郊遊的好季節,所以今期轉到郊外,介紹郊遊的好去處。說到郊遊大家都會想到往西貢走,今期換點新意思,介紹新界北區的郊遊景點。首先介紹的是位於新界粉嶺的「蓬瀛仙館」,優點是交通方便,加上蓬瀛仙館於2010年新建了無障礙設施;一般來說本地許多廟宇寺院對傷殘人士的遊覽都不那麼方便,蓬瀛仙館雖是古廟,卻走在潮流前,改善設施供不同需要訪客使用,真是「敬天愛民、宏揚九美」;當然更重要的是蓬瀛仙館以齋菜聞名,所以就算不是求神訪仙,都不妨到仙館走一回,嘗一嘗仙館的素食,過半天清心寡慾的日子也是件樂事。


遊仙館說道德相片
蓬瀛仙館是一座道教廟宇,屬道教全真龍門派,崇奉太上老祖(老子)、呂純陽祖師(呂洞賓)及邱長春祖師(丘處機)。蓬瀛仙館始建於1929年,是本地歷史悠久的道教十方叢林之一。1972年仙館正式註冊為有限公司,並獲政府批准為非牟利的宗教及慈善團體。蓬瀛仙館歷年致力弘揚道教教義及提供凈土助人潛修,同時從事多項的慈善事務,包括提供中、西醫贈診贈藥、興辦教育、提供安老服務、捐款賑災及贊助公益活動等。蓬瀛仙館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廟宇,正中最大的建築物是「三聖大殿」,又稱「兜率宮」,建於1985年,是供奉全真龍門派三位祖師的大殿。大殿前設有護法橋、東齋、南齋、西齋及坤堂。東齋是仙館的辦事處,南齋是道教文化中心辦事處,坤堂是提供中、西醫贈診贈藥的診所。大殿旁是喜雨樓,內設有齋菜部、功德堂及講道堂。大殿另一邊是元辰殿大樓,內設有永泰堂、聚慧軒、觀音殿及元辰殿。大殿後是祖堂區,供善信安奉先人的靈位及龕位,以表孝思。祖堂區後的山坡上有一座建於1966年的「明台」及「洞天福地」,是一座裝飾藝術甚華美的亭樓及一座牌坊。仙館主要是供人靜修,不過亦設有供人遊覽的設施,包括有十二生肖石刻、軒轅問道圖、道德經壁/八十七神仙圖等;另外設有蓬萊閣、信福亭等亭樓供人休憩靜思,當然最好的遊覽設施是於2010年在仙館大門建成的升降機樓,確實是大大方便了遊客,尤其是行動不便的人士。

基本資料:
地址:新界粉嶺百和路66號(粉嶺火車站對上)
電話:2669 9186
網址:http://www.fysk.org/

說到道教,道教原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及演變而成為今天的面貌。道教是一個多神的宗教,供奉眾多天神如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以及許多凡人成仙的神祇,形成多神崇拜的信仰結構。道教在形成至今出現多個道派,各道派興衰更替,形成複雜的宗教系統。道教最早可追朔至中國古代原始時期的自然與鬼神崇拜,及古代與鬼神溝通的占卜術;至殷周時期形成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禮儀等。道教在形成初期受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道家」影響,以及當時盛行的「陰陽家」、煉丹成仙的「方仙道」與以老子為名主張修道養壽的「黃老道」等思想影響。道教要至漢代才出現有組織的宗教團體,漢代靈帝時出現以《太平清領書》為要旨傳道的「太平道」,及東漢順帝時的「五斗米道」均是早期道教派別;五斗米道日後發展為道教正宗的「天師道」,北魏太武帝年間更出現「北天師道」及「南天師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煉丹術,此時出現的道派有「靈寶、上清」等派別。道教在此時吸收當時盛行的玄學成為道教的理論,出現經書《抱朴子》。隋朝及唐朝初年盛行的道派有「樓觀道、茅山宗」,茅山宗原是上清派的延續。唐代自高祖起多次召集儒、道、佛三教代表到朝廷互相辯論教義,造成三教在教義上有所相互影響,道教因此吸收了宗教化的儒家學說和佛教的哲理思想。宋朝時道教出現有「閣皂宗」,以及天師道和「丹鼎派」亦重新興起。宋末元初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創立「全真道」,並在山東傳道,其弟子丘處機更為蒙古領袖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在元朝獲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為了抗衡全真道的影響,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併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道教因而形成「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兩大派別的格局。明朝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祭祀真武的「武當派」備受朝廷尊崇。至清代因滿族信奉藏傳佛教,對漢族人信仰的道教有所壓制,因此很多有反清思想的漢人都皈依奉「長春子」丘處機為祖師的「全真龍門派」,成為道教中一大派別。

道教雖然信仰神祇多及派別繁多,但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濟世人,並以「道」作為最高信仰。道教尊奉春秋時代思想家老子為祖師,並以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經》兩部經典為道教重要的經書,及將道德經中的「道」和「德」作為信仰核心。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要得道就要修身,道教講究達至「人天合一、人天相應」的哲理;道教亦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此外道教有符籙、齋醮、科儀及戒律等項目;戒律雖依不同教派有異,不過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事實上道教的思想不止限於宗教範圍,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影響泛見於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醫學等範圍;中國人講的「天理、天道」,正是對應道教「人天合一」的哲理思想,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等觀念,均揉合有道教的思想成份。就算不來「形而上」學這麼複雜,中國人日常的飲食觀、生活養生、中醫藥、風水命理、曆法以至武術氣功等,均和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正是「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所以就算不求「得道」,也不妨「談道」。

相片

相片

蓬瀛仙館正門牌坊後上書「太極流芳」,太極是道教信仰的基本概念。 

 蓬瀛仙館依山而建,所以進入正門後當然要爬樓梯啦!哇好長呀!

 

 

相片

相片

好彩仙館新建了一座升降機樓,直上平台,好囉不用撐樓梯了。 

 升降機樓頂書有「弘道玄德,濟世度人」金漆大字,是蓬瀛仙館的宗旨。

 

 

相片

相片

蓬瀛仙館正式名稱是「蓬瀛僊館」,「僊」是古字,不過僊與仙相通。 

正門後的一座「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廟雖細但打理得乾淨企理。 

 

 

相片

相片

 平台上蓬瀛仙館牌坊背後是「眾妙之門」,前精緻銅鼎是北京白雲觀送贈。

 平台一邊建有「信福亭」,綠瓦紅柱,結構簡潔,供人休憩或靜思。

 

 

相片

相片

 仙館大殿前的護法橋,兩層高的短橋巍峨不覺,倒是紅頂紅柱,非常醒目。

護法橋上供奉的護法神祇,單看背面估計是道教宮觀常有的護法神王靈官。

 

 

相片

相片

 仙館正中大殿「三聖大殿」,又名「兜率宮」,供奉全真龍門派三位祖師。

三聖大殿建築宏偉,以紅色為主色,兩層的方型塔式瓦頂,旺板有大量金龍裝飾。 

 

 

相片

相片

兜率宮正殿頂的牌匾「尊道貴德」,彰顯「道」和「德」的核心信仰。 

正殿前的道臺,鮮紅色加上鑲金花草雕飾,極盡華麗之能事。 

 

 

相片

相片

正殿旁的蓬萊閣亭樓,綠瓦紅柱的設計,華麗之餘又是一個靜思的好地方。 

仙館內的遊覽設施「道德經壁」,採用蒙古特產黑金剛石刻上道德經全文。 

 

 

相片

相片

 道德經壁背面是「八十七神仙圖」,一眾仙家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道德經壁尚有「太上道祖養生訣」,看看能不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相片

相片

大殿旁的喜雨樓,內設有齋菜部、功德堂及講道堂。 

喜雨樓一樓的齋菜部,簡潔典雅,通道是無障礙的。 

 

 

相片

相片

喜雨樓前的遊覽設施「十二生肖石刻」,除了鑲金圖案文字,倒像骰子多點。 

「軒轅問道圖」,講述軒轅氏(黃帝)拜訪崆峒山向廣成子祖師求道的故事。 

 

 

相片

相片

 仙館的坤堂是贈醫贈藥的診所,日間有不少善信到來求診。

仙館的東齋是仙館的辦事處,不過正門是有障礙的。 

 

 

相片

相片

仙館的南齋,原是靜室,現是道教文化中心,遊客止步。 

仙館環境清靜幽雅,就算不是修道,來靜思一會也是積德的。 

 

 

相片

相片

 仙館內許多樓柱均有鑲金的裝飾,凸顯金壁輝煌的氣派。

 樓梯的石柱頂裝有金獅飾物,在耀目陽光之下真的很「金」。

 

 

相片

相片

 位於山腰的祖堂區,建有多間祖堂供善信安奉先人靈位及龕位。

祖堂區背方是「明台」及「洞天福地」,始建於1966年。 

 

 

相片

相片

洞天福地牌坊以藍色主調,配以斑爛的配色,流露出古廟精緻的裝飾藝術。 

洞天福地牌坊後是明台,一樣的配色,與仙館主建築群紅色格調大相脛庭。 

 

 

相片

相片

明台內的牌匾「返樸歸真」四字,一語成道。 

從明台遙望粉嶺市鎮,頗有超然世外之感。 

hidden link


交通路線相片

 交通工具

 交通說明

 

復康巴士

仙館正門下車。

相片
港鐵粉嶺站B出口,經過行人天橋(NF134)到百和路,向百福田心遊樂場步行至十字路口,橫過斑馬線折向蓬瀛仙館方向步行,全程約15分鐘。
粉嶺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相片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巴士70K、70X、76K、270A、273、273A、278X、279X、A43
273D、273、373A(只限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九巴路線搜尋: http://www.kmb.hk/tc/
專線小巴502 
新界專線小巴網址:http://www.i-busnet.com/minibus/nt/

前往蓬瀛仙館的交通路線其實很方便,仙館鄰近港鐵粉嶺車站,使用集體運輸鐵路系統前往是最便捷及舒適的交通工具。從粉嶺車站下車,取道B出口往百和路,出口連接行人天橋(NF134)橫過粉嶺公路到百和路是無障礙的,不過要橫過百和路到蓬瀛仙館就有點麻煩。百和路鄰近仙館設有行人隧道(NS143),是最直接由粉嶺車站往仙館的路徑,不過由鄰近車站一邊行人路往行人隧道,要經過一條斜度較高的斜路。所以若想安全點,就需沿行人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下斜走幾分鐘的路徑,至遊樂場前的單車徑,由單車徑往行人隧道是比較平坦的路徑。但到了行人隧道後,隧道另一邊往來蓬瀛仙館的兩端通道均是有梯級障礙的,故此路不通。現有障礙的一邊正在加建升降設施,但要等到一年半後才有改善,故現時往仙館的輪椅使用者就要繞道,沿百和路下斜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走,到百和路與一鳴路/華明路的十字路口,取道斑馬線橫過百和路,再折回仙館,全程步行時間約15分鐘。當然,有一些巴士線如來自荃灣的 278X、觀塘的 70X及九龍塘的 270A 等路線,均在仙館門前設有分站,故如能配合就可以乘坐巴士直達仙館門前,好不逍遙。(備註:文章所寫升降機已啟用,輪椅使用者從粉嶺火車站前往蓬瀛仙館非常方便。)

相片

相片

 前往蓬瀛仙館最方便的交通是港鐵系統,到達粉嶺車站取道B出口往百和路,經過行人天橋(NF134)是無障礙的。

 沿百和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下斜走幾分鐘,轉上單車徑就可輕鬆地到達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 

 

 

相片 

相片 

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仍是有障礙的,現正加建升降設施,輪椅使用者暫時需要繞遠路。hidden link

沿百和路往百福田心遊樂場方向下斜路走,到十字路口取道斑馬線繞至仙館,要多花十來分鐘。hidden link


無障礙設施相片
蓬瀛仙館雖然是一座古廟,而且是依山而建,不過在提供無障礙設施上就比本地許多廟宇寺堂改善許多。仙館的齋堂均建在山坡及山坡之山,往來各層建築物均是要爬梯的。不過2010年仙館在入口牌坊旁加建了一座升降機樓,地面還設有觸覺引路徑,方便人們由地面往平台位置,這段路可以省卻爬梯了。平台是仙館的東齋、南齋、十二生肖石刻、軒轅問道圖、坤堂及喜雨樓所在位置,平台有高低位置的地方均設有斜道,所以通道是無障礙的。只是往三聖大殿、元辰殿大樓、蓬萊閣、祖堂區、道德經壁/八十七神仙圖、明台等地方則仍是有梯級障礙的,信福亭也不例外。不過對於歷史悠久的廟宇建築來說,這已是很大的改善。至少在平台可以遊覽十二生肖石刻及軒轅問道圖,更可以到喜雨樓品嚐仙館聞名的齋菜。到喜雨樓是無障礙的,正門有梯級,不過有指示牌指示如何繞道坐升降機到喜雨樓各層,齋菜部設在一樓,二樓設有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均可藉升降機往來,非常方便。

相片

相片

 仙館正門牌坊一入內地上就舖有觸覺引路徑,好比仙人指路。

 正門設有的升降機樓,直達仙館平台,到坤堂或喜雨樓均很方便。

 

 

相片

相片

輕鬆乘升降機到平台,經過天橋後有斜道連接上下兩層平台。 

仙館平台四處的高低位置均設有斜道,在平台活動是無障礙的。 

 

 

相片

相片

仙館食齋的地點設在喜雨樓一樓,設有斜道連接平台行人路,斜道連接升降機。 

 喜雨樓內設有升降機往來樓內各層,升降機內經本會建議後加了指示洗手間標誌。

 

 

相片

相片

喜雨樓一樓往來傷殘人士洗手間的通道是無障礙。 

傷殘人士洗手間內的設施是合規格的,衛生不錯。 


無障礙評分級別:相片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評語相片
道教往往予人迷信的感覺,道觀也往往使人感到神秘與不安;事實上道教是中國傳統的宗教,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份。過往道教受民間鬼神傳說與「怪力亂神」的信仰方式影響而忽略其大體,今天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的大前題下應予道教重新的肯定。道教主張個人修煉以順應天命,講究清靜無為、清心寡慾,對應現今人們在生活的重擔下營營役役,掙扎求存所承受的壓力,若偶爾能放開胸襟,通過靜思以解脫心靈的枷鎖,自然更能逍遙自在,享受人生。當然到蓬瀛仙館的另一享受,還是食齋的好。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蓬瀛僊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2
蓬瀛仙館喜雨樓: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4
粉嶺公路行人天橋(NF134):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19
百和路行人隧道(NS143):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7820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 

清虛無為仙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