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資訊

無障礙好去處

堅忍克難客家村

2009年11月24日

講開港島東區好去處,再介紹一個具民族特色的名勝,那就是「羅屋民俗館」了。羅屋民俗館原址是一間名為「羅屋」的建築物,是本港的一座法定古蹟,建於十八世紀,羅屋戶主是一家姓羅的客家人,故名「羅屋」。羅屋是柴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唯一一座古村屋,別具歷史價值;加上是客家村屋,羅屋同時是見証客家族群在本港經歷兩個世紀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地開拓新天地的故事,寓意深長!


羅屋民俗館相片

羅屋位於柴灣吉勝街14號,是一間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村屋,是一間典型的客家村屋。羅屋的出現,可以追溯至18世紀初,當年約有三百名客家人從廣東的新安縣南遷到香港的柴灣建村定居,他們都以務農為生,並逐漸開闢了羅屋、成屋、藍屋、陸屋、西村及大坪村等六條村。根據1867年的人口統計,西灣(柴灣)共有37間房屋和193名居民。但隨著市鎮的發展,原有的村落相繼消失,現僅餘下羅屋一間村屋而已。

根據客家人習慣,會稱「村」為「屋」,並以其姓氏命名,因此羅屋的主人即是姓羅的客家人。據說在羅屋居住的羅氏族人,他們的遠祖最初定居於山東濟南,宋末避亂南下。早於乾隆時代,羅氏遠祖的第十七世祖已在柴灣定居,以務農為業。原戶主擁有兩張極具歷史價值的契約,一張是印發於乾隆33年(1767年)2月的紅印契,另一張是嘉慶元年(1796)11月的稅契,由此可知羅屋已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了。

相片

相片

 乾隆33年2月的紅印契影印本。

 嘉慶元年11月稅契的展本。

 

 

相片

相片

 1866年發給羅屋村22號戶主勞七(羅七)的差役餉項單據。 

 1943年日佔時期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發給羅屋村14號戶主的稅項領收證書。

香港淪陷初期,羅屋一角為炮火所毀。1950年代後期,羅屋村民不再種植稻米,改種蔬菜及飼養豬、雞及鴨等家禽,農產品主要運到筲箕灣發售。1960年代初期,羅屋一部分地方曾租予外姓人士作為工廠用途。直到1967年,羅氏後人全部遷離羅屋。鑑於羅屋的歷史及民俗價值,前市政局博物館委員會於1976年5月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1989年11月10日羅屋成為香港法定古蹟。1990年1月19日成為「羅屋民俗館」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民俗館佔地120平方米,館內藏品主要為介紹柴灣歷史、羅屋歷史和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展示出原村屋的面貌。
地  址:香港柴灣吉勝街14號
電  話:2896 7006
傳  真:2724 9090
網  址:http://www.lcsd.gov.hk/CE/Museum/History/b5/luf.php
費  用:全免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 :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休館日: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羅屋的建築特色相片

羅屋是一間中型客家村屋,面積約120平方米,屬典型的「三間兩廊」式中國傳統民居。「間」是指由四角支柱或四周牆壁所組成的空間,是傳統建築的基本單位。羅屋以位於中央的廳堂為一間,與左右兩側房間共同組成了俗稱「三間過」的基本建築格局。廳堂與大門之間設有天井,天井兩側再建有稱為「廊」的有蓋伸延部份,一側是廚房,另一間用作儲物室。整座建築物平面佈局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有明顯的中軸線。整體設計簡單工整,風格古樸,流露出客家文化簡單樸素的特色。

相片

相片

 羅屋的正門,正門兩側是「廊」,外牆各有一個牆眼。

  羅屋的結構圖,後排三間,前排天井,左右各有一間「廊」。

屋中正廳供奉有祖先神位,是全屋的核心所在,遇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均會在此舉行。正廳左右兩側的房間分別是睡房和工作間,均建有閣樓;閣樓多用作貯物及孩童的睡處。為了防禦盜賊,傳統客家民居一般都窗戶不多,改為在屋頂設有瓦窗及屋身四周設有細小的牆眼作窗,屋內主要利用天井作採光及增加空氣流通;至於下雨時落入天井的雨水,會流入天井方形井位內側的渠口,經預設的地下渠流出屋外。大門是全屋唯一的出入口,門檻及踏板與前臨的一段空間均以花崗石砌成,門頂建有屋簷以遮擋風雨。屋外是一片寬闊的空地,稱為「曬棚」或「禾坪」,會用作曬穀、晾衣、修理農具、乘涼及宴客等用途。


相片

相片

大門的門檻、踏板與前臨的一段空間以花崗石砌成,流露一種樸實的感覺。

「廊」外牆的牆眼,可見客家建築物中常帶有的防禦心態。

 

 

相片

相片

天井方形井位內側的渠口,造工簡單及細緻。

屋前的「曬棚」或「禾坪」,是客家建築物的特色之一。

 

 

相片

相片

屋後的山坡及風水林,客家人建屋多在山腳,風水林對穩定土壤非常重要。

屋旁的老榕樹,見証了羅屋的變遷。

 


客家文化特色相片

在香港有不少客家人聚居,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在新界居住。客家人原是古漢族繁衍的分支,因為戰亂、飢荒等因素而離開原居地,移居至其他地方生活。客家之所以稱「客」,實源於唐宋年間,官方整理地方戶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至宋朝製作戶籍時,將原居於該地的土著稱為「主」,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根據羅香林教授的考證,客家族群曾經歷最少五次大規模的族群遷徙事件,據稱始自東晉永嘉年間,北方外族入侵,原有的北方住民為避戰亂,大規模的往江南遷移;之後唐末、宋末至元朝、明末清初及清代太平天國事件與兩廣土客械鬥等年間,因為戰亂,客家人都有族群遷徙的情況,由東晉年間自中原遷移至安徽、河南、湖北,經江西、福建與廣東,散居於中國南方的兩廣、湖南、江西、福建、四川、貴州、台灣等地,最遠至東南亞各地,客家人可以說無處不在,成為中華民族中一支獨特的民系。

客家人的獨特、有別於其他原住民的特質,就不是在於血源的分別,而在於族群的文化特性,這種特性就是「刻苦勤儉、開拓進取」的精神。客家人需要四處遷徙,開拓新居地需要有敢於冒險、敢作敢為的精神;而拓荒更需要耐苦克難、不怕失敗的作風。客家人要開拓荒地為生,耕的可能是為人放棄的瘦田,所以生活條件往往會比原住民清苦,雖然如此,客家人仍過著簡單樸素的農村生活;除此之外,客家人同時很重視族群團結、念祖思親、重視文教等。客家族群經歷長年累月的流徙與動盪歲月影響下,仍能維持其獨有的族群特性,可說殊不簡單呀!

相片

相片

位於中央的正廳,廳中擺放以前客家人生活的展品,展現客家人過往的生活面貌。

正廳中央的供桌,桌上擺的是祖先神位,流露客家人重視宗族的情懷。

 

 

相片

相片

正廳一旁擺有「鼓風機」,功用是利用風吹乾穀粒的水份,及吹去禾梗草屑等雜物,之後便可以磨掉穀殼。

正廳中央擺有木桌板櫈,桌上放有茶杯與茶果,反映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一邊吃茶及小食,一邊閒話家常。

 

 

相片

相片

正廳另一旁擺有的雕花雞籠,可見當時的農業少不了飼養家禽。

正廳一角擺有的竹籮與提籃,這些用具是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

 

 

相片

相片

工作間擺滿各式各樣的農具,耕田可不是簡單的事呀!

工作間一角設置的腳踏舂,這是古代的糧食加工工具,將稻谷去殼成米粒。

 

 

相片

相片

工作間另一旁擺有另一部鼓風機,鼓風機後是打穀用的木桶及竹蓆。

睡房內的陳設,古樸簡約,相信現時沒幾人會住得習慣。

 

 

相片

相片

 睡房內的睡床,蚊帳少不了,床下分別放有米缸及木屐。

睡房擺放的椅是「客家粧嫁椅」,椅後是一部嬰兒車,車後是嬰兒搖籃。

 

 

相片

相片

睡房一角的面盆架及面盆。

睡房設有木梯上落閣樓。

 

 

相片

相片

天井旁的廚房,設備齊全。

廚房內的木檯,遠處牆邊前是製小食餅的「餅模」及木槌。

 

 

相片

相片

廚房內的磚灶,煮大鑊飯是也。

廚房內牆壁上掛著竹與木製的蒸架。

 

 

相片

相片

廚房內牆上的碗架,善用空間。

廚房內地上擺的「氣死蟻」,儲存食物最好。


交通路線相片

 

交通工具

 交通說明

 
港鐵港鐵柴灣站B 出口沿指示步行約5分鐘,或A出口(無障礙出口)出,往B出口。
港鐵柴灣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相片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巴士新巴/城巴路線:8、84M 

 

8號線:祥利街/康民街下車,步行約5分鐘。
84M號線: 柴灣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

新巴/城巴「巴士路線表」:http://www.nwstbus.com.hk/home/default.aspx?intLangID=2

位置圖:https://www.map.gov.hk/mapviewer/map.do?gmid=XSBiQ7ZBkI&lg=tc(複製網址在流覽器打開)

無障礙設施相片

羅屋民俗館是1990年前復修而成的展覽館,加上是用古舊的建築物復修,所以在設施更新上自然有許多限制。羅屋民俗館沒有很好的無障礙設施,就以羅屋正門來說,正門有花崗石的門檻及踏板障礙,經過正門入內是天井,天井的方形去水井位也是障礙,事實上輪椅人士是無法進入展館內的,只能在羅屋前的空地(即曬棚)看介紹展板。不過進入羅屋範圍也是不方便的。羅屋民俗館位於羅屋民俗館休憩花園內,民俗館連接休憩花園,一邊往來吉勝街花園部份及面向工廠的出入口是有梯級障礙的,另一邊往來鄰近新翠花園的休憩花園部份通道是無障礙的,但休憩花園這部份連接吉勝街的出入口設有一排圓柱,使出入口變得狹窄,出入口旁是休憩花園的公眾洗手間,設有供障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算是展館及休憩花園最好的無障礙設施了。

相片

相片

羅屋正門後的天井地面,有方形井口障礙。

羅屋連接休憩花園鄰近吉勝街花園部份是梯級,遠方是往來工廠的出入口。

 

 

相片

相片

羅屋連接休憩花園鄰近新翠花園的出入口,設有一排圓柱使出入口變得狹窄。

休憩花園公眾洗手間內供障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設備齊全。


無障礙評分級別: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括評語相片

羅屋民俗館雖然不是一間很有名的文化展覽館,展館範圍的無障礙設施也很有限,也許只有部份的障殘人士可以到館一遊。不過展館位於閙市,交通方便;而且展館歷史悠久,是柴灣市區內僅有的古蹟及古建築物,值得一去。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羅屋民俗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9865
羅屋民俗館休憩花園: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742
港鐵柴灣站: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43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     

講開港島東區好去處,再介紹一個具民族特色的名勝,那就是「羅屋民俗館」了。羅屋民俗館原址是一間名為「羅屋」的建築物,是本港的一座法定古蹟,建於十八世紀,羅屋戶主是一家姓羅的客家人,故名「羅屋」。羅屋是柴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唯一一座古村屋,別具歷史價值;加上是客家村屋,羅屋同時是見証客家族群在本港經歷兩個世紀披荊斬棘、胼手胝足地開拓新天地的故事,寓意深長!


羅屋民俗館相片

羅屋位於柴灣吉勝街14號,是一間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村屋,是一間典型的客家村屋。羅屋的出現,可以追溯至18世紀初,當年約有三百名客家人從廣東的新安縣南遷到香港的柴灣建村定居,他們都以務農為生,並逐漸開闢了羅屋、成屋、藍屋、陸屋、西村及大坪村等六條村。根據1867年的人口統計,西灣(柴灣)共有37間房屋和193名居民。但隨著市鎮的發展,原有的村落相繼消失,現僅餘下羅屋一間村屋而已。

根據客家人習慣,會稱「村」為「屋」,並以其姓氏命名,因此羅屋的主人即是姓羅的客家人。據說在羅屋居住的羅氏族人,他們的遠祖最初定居於山東濟南,宋末避亂南下。早於乾隆時代,羅氏遠祖的第十七世祖已在柴灣定居,以務農為業。原戶主擁有兩張極具歷史價值的契約,一張是印發於乾隆33年(1767年)2月的紅印契,另一張是嘉慶元年(1796)11月的稅契,由此可知羅屋已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了。

相片

相片

 乾隆33年2月的紅印契影印本。

 嘉慶元年11月稅契的展本。

 

 

相片

相片

 1866年發給羅屋村22號戶主勞七(羅七)的差役餉項單據。 

 1943年日佔時期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發給羅屋村14號戶主的稅項領收證書。

香港淪陷初期,羅屋一角為炮火所毀。1950年代後期,羅屋村民不再種植稻米,改種蔬菜及飼養豬、雞及鴨等家禽,農產品主要運到筲箕灣發售。1960年代初期,羅屋一部分地方曾租予外姓人士作為工廠用途。直到1967年,羅氏後人全部遷離羅屋。鑑於羅屋的歷史及民俗價值,前市政局博物館委員會於1976年5月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1989年11月10日羅屋成為香港法定古蹟。1990年1月19日成為「羅屋民俗館」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民俗館佔地120平方米,館內藏品主要為介紹柴灣歷史、羅屋歷史和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展示出原村屋的面貌。
地  址:香港柴灣吉勝街14號
電  話:2896 7006
傳  真:2724 9090
網  址:http://www.lcsd.gov.hk/CE/Museum/History/b5/luf.php
費  用:全免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 :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休館日: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羅屋的建築特色相片

羅屋是一間中型客家村屋,面積約120平方米,屬典型的「三間兩廊」式中國傳統民居。「間」是指由四角支柱或四周牆壁所組成的空間,是傳統建築的基本單位。羅屋以位於中央的廳堂為一間,與左右兩側房間共同組成了俗稱「三間過」的基本建築格局。廳堂與大門之間設有天井,天井兩側再建有稱為「廊」的有蓋伸延部份,一側是廚房,另一間用作儲物室。整座建築物平面佈局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有明顯的中軸線。整體設計簡單工整,風格古樸,流露出客家文化簡單樸素的特色。

相片

相片

 羅屋的正門,正門兩側是「廊」,外牆各有一個牆眼。

  羅屋的結構圖,後排三間,前排天井,左右各有一間「廊」。

屋中正廳供奉有祖先神位,是全屋的核心所在,遇有節慶、嫁娶、祝壽及喪葬等家中大事,均會在此舉行。正廳左右兩側的房間分別是睡房和工作間,均建有閣樓;閣樓多用作貯物及孩童的睡處。為了防禦盜賊,傳統客家民居一般都窗戶不多,改為在屋頂設有瓦窗及屋身四周設有細小的牆眼作窗,屋內主要利用天井作採光及增加空氣流通;至於下雨時落入天井的雨水,會流入天井方形井位內側的渠口,經預設的地下渠流出屋外。大門是全屋唯一的出入口,門檻及踏板與前臨的一段空間均以花崗石砌成,門頂建有屋簷以遮擋風雨。屋外是一片寬闊的空地,稱為「曬棚」或「禾坪」,會用作曬穀、晾衣、修理農具、乘涼及宴客等用途。


相片

相片

大門的門檻、踏板與前臨的一段空間以花崗石砌成,流露一種樸實的感覺。

「廊」外牆的牆眼,可見客家建築物中常帶有的防禦心態。

 

 

相片

相片

天井方形井位內側的渠口,造工簡單及細緻。

屋前的「曬棚」或「禾坪」,是客家建築物的特色之一。

 

 

相片

相片

屋後的山坡及風水林,客家人建屋多在山腳,風水林對穩定土壤非常重要。

屋旁的老榕樹,見証了羅屋的變遷。

 


客家文化特色相片

在香港有不少客家人聚居,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在新界居住。客家人原是古漢族繁衍的分支,因為戰亂、飢荒等因素而離開原居地,移居至其他地方生活。客家之所以稱「客」,實源於唐宋年間,官方整理地方戶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至宋朝製作戶籍時,將原居於該地的土著稱為「主」,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根據羅香林教授的考證,客家族群曾經歷最少五次大規模的族群遷徙事件,據稱始自東晉永嘉年間,北方外族入侵,原有的北方住民為避戰亂,大規模的往江南遷移;之後唐末、宋末至元朝、明末清初及清代太平天國事件與兩廣土客械鬥等年間,因為戰亂,客家人都有族群遷徙的情況,由東晉年間自中原遷移至安徽、河南、湖北,經江西、福建與廣東,散居於中國南方的兩廣、湖南、江西、福建、四川、貴州、台灣等地,最遠至東南亞各地,客家人可以說無處不在,成為中華民族中一支獨特的民系。

客家人的獨特、有別於其他原住民的特質,就不是在於血源的分別,而在於族群的文化特性,這種特性就是「刻苦勤儉、開拓進取」的精神。客家人需要四處遷徙,開拓新居地需要有敢於冒險、敢作敢為的精神;而拓荒更需要耐苦克難、不怕失敗的作風。客家人要開拓荒地為生,耕的可能是為人放棄的瘦田,所以生活條件往往會比原住民清苦,雖然如此,客家人仍過著簡單樸素的農村生活;除此之外,客家人同時很重視族群團結、念祖思親、重視文教等。客家族群經歷長年累月的流徙與動盪歲月影響下,仍能維持其獨有的族群特性,可說殊不簡單呀!

相片

相片

位於中央的正廳,廳中擺放以前客家人生活的展品,展現客家人過往的生活面貌。

正廳中央的供桌,桌上擺的是祖先神位,流露客家人重視宗族的情懷。

 

 

相片

相片

正廳一旁擺有「鼓風機」,功用是利用風吹乾穀粒的水份,及吹去禾梗草屑等雜物,之後便可以磨掉穀殼。

正廳中央擺有木桌板櫈,桌上放有茶杯與茶果,反映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一邊吃茶及小食,一邊閒話家常。

 

 

相片

相片

正廳另一旁擺有的雕花雞籠,可見當時的農業少不了飼養家禽。

正廳一角擺有的竹籮與提籃,這些用具是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

 

 

相片

相片

工作間擺滿各式各樣的農具,耕田可不是簡單的事呀!

工作間一角設置的腳踏舂,這是古代的糧食加工工具,將稻谷去殼成米粒。

 

 

相片

相片

工作間另一旁擺有另一部鼓風機,鼓風機後是打穀用的木桶及竹蓆。

睡房內的陳設,古樸簡約,相信現時沒幾人會住得習慣。

 

 

相片

相片

 睡房內的睡床,蚊帳少不了,床下分別放有米缸及木屐。

睡房擺放的椅是「客家粧嫁椅」,椅後是一部嬰兒車,車後是嬰兒搖籃。

 

 

相片

相片

睡房一角的面盆架及面盆。

睡房設有木梯上落閣樓。

 

 

相片

相片

天井旁的廚房,設備齊全。

廚房內的木檯,遠處牆邊前是製小食餅的「餅模」及木槌。

 

 

相片

相片

廚房內的磚灶,煮大鑊飯是也。

廚房內牆壁上掛著竹與木製的蒸架。

 

 

相片

相片

廚房內牆上的碗架,善用空間。

廚房內地上擺的「氣死蟻」,儲存食物最好。


交通路線相片

 

交通工具

 交通說明

 
港鐵港鐵柴灣站B 出口沿指示步行約5分鐘,或A出口(無障礙出口)出,往B出口。
港鐵柴灣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system_map.html
 相片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free_search.php
巴士新巴/城巴路線:8、84M 

 

8號線:祥利街/康民街下車,步行約5分鐘。
84M號線: 柴灣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

新巴/城巴「巴士路線表」:http://www.nwstbus.com.hk/home/default.aspx?intLangID=2

位置圖:https://www.map.gov.hk/mapviewer/map.do?gmid=XSBiQ7ZBkI&lg=tc(複製網址在流覽器打開)

無障礙設施相片

羅屋民俗館是1990年前復修而成的展覽館,加上是用古舊的建築物復修,所以在設施更新上自然有許多限制。羅屋民俗館沒有很好的無障礙設施,就以羅屋正門來說,正門有花崗石的門檻及踏板障礙,經過正門入內是天井,天井的方形去水井位也是障礙,事實上輪椅人士是無法進入展館內的,只能在羅屋前的空地(即曬棚)看介紹展板。不過進入羅屋範圍也是不方便的。羅屋民俗館位於羅屋民俗館休憩花園內,民俗館連接休憩花園,一邊往來吉勝街花園部份及面向工廠的出入口是有梯級障礙的,另一邊往來鄰近新翠花園的休憩花園部份通道是無障礙的,但休憩花園這部份連接吉勝街的出入口設有一排圓柱,使出入口變得狹窄,出入口旁是休憩花園的公眾洗手間,設有供障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算是展館及休憩花園最好的無障礙設施了。

相片

相片

羅屋正門後的天井地面,有方形井口障礙。

羅屋連接休憩花園鄰近吉勝街花園部份是梯級,遠方是往來工廠的出入口。

 

 

相片

相片

羅屋連接休憩花園鄰近新翠花園的出入口,設有一排圓柱使出入口變得狹窄。

休憩花園公眾洗手間內供障殘人士使用的洗手間,設備齊全。


無障礙評分級別: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括評語相片

羅屋民俗館雖然不是一間很有名的文化展覽館,展館範圍的無障礙設施也很有限,也許只有部份的障殘人士可以到館一遊。不過展館位於閙市,交通方便;而且展館歷史悠久,是柴灣市區內僅有的古蹟及古建築物,值得一去。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羅屋民俗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9865
羅屋民俗館休憩花園: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742
港鐵柴灣站: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43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     

堅忍克難客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