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資訊

無障礙好去處

米埔自然保護區

2009年01月23日

米埔自然保護區簡介:
米埔自然保護區範圍包括米埔沼澤、漁塘及基圍和內后海灣的濕地,位處香港的西北元朗平原一端,數十年來是候鳥的天堂。以往,米埔並沒有獲任何形式的保護,直至 1976 年才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1984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接手管理米埔保護區,推行環境教育及保護工作。1995 年,米埔及內后海灣共 1,500 公頃的濕地正式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米埔自然保護區現時列為禁區,並不對外開放,參觀保護區需要事前向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作出申請,基金會在全年均接受公眾申請舉辦公眾導賞活動,其中如「米埔自然遊」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舉行,每次活動時間約為三小時,由專業導師帶領。訪客亦可申請特定季節或專門的參觀活動,例如「紅樹林浮橋之旅」、「春夏/秋冬導賞團」等,詳情可瀏覽基金會參觀米埔的網頁:http://www.wwf.org.hk/chi/maipo/publicvisit/ 。

報名快線:2471 3480 (只適用於辦公時間內)
熱線電話:2526 1011 (選擇語言後按1, 1, 1)
傳  真:2845 2764
電  郵: wwf@wwf.org.hk
備  註:米埔自然遊現已接受網上報名!

自然保護區內的景點與設施: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主要景點是基圍與候鳥最為出名,其實保護區內尚有不少自然動植物,有記錄的包括有7種兩棲動物和21種爬行動物、最少31個品種的魚類、近400種無脊椎生物、24種陸上哺乳動物及約250種植物。自然生物品種是非常豐富及多元化的。而景點方面,保護區內有魚塘、水禽飼養池、河道沼澤、蘆葦池塘、紅樹木等景點,也是很有特色的。至於設施方面,保護區內設有訪客中心、九所觀鳥屋、教育中心、野外研習中心、基圍博物館等。

一. 米埔的基圍
保護區的中心地帶由24個傳統蝦塘(俗稱「基圍」)組成,是香港甚或是華南一帶僅存的同類作業。本港自四十年代中期大量新移民由中國移居香港,期間引入基圍養蝦的方法。基圍是指由基堤圍繞的池塘,主要用作養蝦用途,但也有養殖魚、蠔、藻及鹹淡水莎草。

米埔的基圍每個佔地約十公頃,漁民於秋天由后海灣引入帶有蝦苗的海水,蝦苗依靠塘底的紅樹落葉等有機物為食糧,因此漁民會保護基圍的紅樹林,為塘中的魚蝦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至初冬時分,即收蝦期結束後,漁民會把基圍完全放乾,以便捕撈塘內的魚類。當基圍放乾時,淺水區或塘底露出水面的泥濘便成為數以百計的食魚鳥類,特別是蒼鷺、白鷺和瀕危鳥種黑臉琵鷺等水鳥覓食和停棲地點;基圍放乾後,塘底仍有不少無脊椎生物藏匿,是水鳥及其他鳥類過冬的食糧。因此每年冬季,都有大量來自北方的鳥類到米埔過冬及生活。

由於基圍的傳統運作方式有利於米埔的生態價值,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繼續在冬季輪流放乾基圍。從 11 月至 3 月期間,工作人員每兩星期放乾一個基圍,為途經、或在后海灣過冬的遷徙涉禽提供覓食生境。這種獨特的養蝦方式是持續使用濕地資源的例子之一,依靠后海灣的天然生產能力養殖基圍蝦,為地區帶來經濟收益,同時經濟活動餘下的資源,亦成為許多物種的生存資源,基圍的經濟活動既養活了區內的住民,野生動物亦一同受惠,可說是一個共生的生態系統。

 米埔的魚塘和基圍

相片 相片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漁塘

保護區內的基圍

  
 相片  相片

 基圍內運作的增氧機,作用是增加水中溶氧量,減少魚類因窒息而死亡。

 保護區內的河道與沼澤,河道是通往后海灣的。

二. 米埔的鳥類
米埔內后海灣座落於東亞至澳大拉西亞遷徙濱鳥的飛行航道上,是許多遷徙濱鳥的重要中途站,讓牠們可以在這裡歇息、覓食和補充體力,為繼續長途旅程作好準備。在秋季遷徙濱鳥會往南飛至東南亞和澳大拉西亞的地點過冬。牠們會在春天再次途經香港,返回位於華北、蒙古和西伯利亞的繁殖地。在遷徙高峰期,每天會有多達10,000隻濱鳥飛過,而據估計每年共有120,000隻水鳥飛越后海灣。

米埔和內后海灣也是超過60,000隻水鳥的過冬地點,包括數以千計的鴨、鷗、鷺鳥、黑嘴鷗,以及著名的黑臉琵鷺等瀕危鳥種。這些鳥類多在10月底至12月抵達米埔,逗留至3月至4月,然後再飛回北方的繁殖地。

 米埔的鳥類

 相片  相片

 一飛沖天的大白鷺

 河邊覓食的小白鷺

  
 相片 相片

 沙洲上整理羽毛的蒼鷺

 水鳥大檢閱,左起小白鷺,中間是大白鷺,右邊是蒼鷺。

  
 相片 相片

 沙洲上漫步的黑面琵鷺

 小鸊鷉,好鬼百厭的生物,成日失驚無神突然潛落水,要影到都幾講運氣。

  
 相片 相片

 鸕鷀近照,保護區內多的是,許多樹木上都站滿了鸕鷀,密密麻麻的。

 樑上有隻雀仔呀!

三. 米埔的動植物
自然界濕地的重要性,在於濕地存有許多不同的生物資源,使許多物種得以生活及繁洐,物種多元化才是生機蓬勃的生境,單一物種只是生態大災難。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內就是生機蓬勃的生境。區內物種多元化,除了錄得逾380個鳥種外,在保護區內生活的兩棲動物主要是青蛙與蟾蜍,全屬原生品種,爬行動物有6種淡水龜、5種原生蜥蜴和12種原生蛇類三大類別;魚類包括2種淡水魚、22種鹹淡水魚類及7種海洋游移品種的魚類;無脊椎生物則有52種豆娘和蜻蜓、61種蝴蝶、250種蛾類、40種蟹類、十餘種蝦類和80多種水生無脊椎生物;陸上哺乳動物則有6種蝙蝠、9種大型和9種小型哺乳動物例如豹貓就比較罕見;植物也不少,包括12種原生品種蕨類植物、65種草本植物、45種禾草和莎草、20種攀緣植物、55種灌木及45種喬木,其中亦有紅樹品種,香港8種真紅樹品種中就有7種在米埔出現,要認識牠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

米埔的植物

 相片 相片

 筆管榕(Ficus superba var. japonica),別名雀榕,桑科榕屬。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

  
 相片 
相片

 薜荔(Ficus pumila L.),別名文頭郎 ,平日常見於外牆及護土牆的攀緣植物,結的果實有果膠,可製成涼粉或果凍,也是鳥類的主要食糧。

 銀葉樹(Heritiera littoralis Ait.),真紅樹的一種,主要在荔枝窩及米埔出現,其他郊區濕地根本沒有蹤影。

  
 相片 相片

 秋茄樹(Kandelia obovata Sheue, Liu & Yong),又名水筆仔,真紅樹的一種,常見於本地沿海海岸。

 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類紅樹的一種,有兩種形狀,一種是長橢圓形,另一種是葉邊緣成鋸齒形帶硬刺,一種植物有兩種葉邊緣形態是其特色。

四. 自然保護區內的設施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保護區內設有辦事處及訪客中心,位於元朗担竿洲路盡頭,旁是停車場。保護區範圍是禁區,沒有許可証是不能進入的,故區內無公共交通設施,訪客需自行安排交通工具,場內設有停車場供訪客免費使用。而辦事處及訪客中心面積不大,門旁設有斜道供障殘人士進出,旁設有細小的洗手間,未設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不過洗手間因為太細,訪客也不敷使用,建議訪客使用停車場外設有的白鶴洲公廁,洗手間寬闊衛生,設有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通道也是無障礙的,很是便利舒適。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

 相片 相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米埔辦事處及訪客中心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正門

  
 相片 相片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正門旁的斜道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前臨的停車場

  
 相片 相片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前臨的汽車路,連接元朗担竿洲路,向左行便是白鶴洲公廁。

 白鶴洲公廁

保護區會為訪客提供導賞及講解服務,由專門的導賞員帶領,因為訪客中心面積太少,故出發前講解通常在停車場的空地進行,大夥兒都要站著「聽訓」。不過講解一般都很簡短,主要是一般事項及遊覽時注意事項等。保護區要維持自然環境,故區內沒有交通工具,訪客只能步行,行程可長可短,視乎申請參加那一項導賞團,全年均舉辦的導賞團「米埔自然遊」會安排三小時的行程,圍繞保護區內基圍行一圈,沿途均是平坦的石屎或水泥路面,不用上落坡,是非常輕鬆的旅程。

 保護區內行人路設施

 相片 相片

 進入保護區的平坦大路,大路兩旁盡是魚塘。

 進入保護區的閘門,閘門後是正式的禁區,必須出示許可證才可以進入,閘門上有警告字眼。

  
 相片 相片

 禁區內的通道,旁是基圍,另一邊是河道沼澤。

 禁區內的通道,兩旁是樹林。

保護區主要由基圍及紅樹林組成,基圍是可以步行通過的地方,而紅樹林位於沼澤河道,無行人路連接,只有涉水可達,訪客一般都會在基圍的水泥路徑上遠眺紅樹林。至於觀賞鳥類,保護區內設有九個觀鳥屋,觀鳥屋的設計以隱蔽為主,目的是不要驚嚇鳥類,所以會以木材建成,外牆種滿攀緣植物以隱藏建築物,出入口雖是無障礙,但連接的是一條比較狹窄的走廊,因要用圍板遮蔽訪客的出入情況,讓鳥兒看不見,圍板使走廊變得狹窄;觀鳥屋有兩至三層,各層以梯級相連,無其他升降設備,輪椅人士只能到達底層,觀景受到限制。不過要注意的是觀鳥要寧靜,任何聲音與動作都可能驚嚇鳥類,受驚的鳥兒會遷移至其他地方生活,間接影響生態及鳥兒的生活習性。

保護區內設施

 相片相片 

 漁護署自然護理員站

 觀鳥屋的外觀

  
 相片 相片

 觀鳥屋的出入口走廊

 觀鳥屋內部情形

保護區除了觀鳥外,尚可以觀賞樹木,沿基圍的路徑上都有不同的樹木生長,有些在樹木前豎立了介紹牌,讓訪客從中認識樹木的資料。此外區內建有教育中心,名為「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主要是介紹自然生態知識。中心內設有觀景台,可以近距離觀看在基圍旁樹木上棲息的鸕鷀,基圍上種滿一排排的樹木,樹上都站滿許多鸕鷀,一大群、密密麻麻的,在這鳥兒佔大多數的區內,人類就成了少數族群了。

教育中心內設有洗手間,原是方便訪客的,而且洗手間設有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不過中心的出入口高於行人路面,雖設有斜道連接,但斜道頂端凸出一級障礙,使障殘人士得物無所用,或者要麻煩同行人士協助,實乃自相矛盾的設計。而中心的觀景台設計,也是和室內通道低一級成障礙,實一大敗筆,需要改善啦!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相片 相片

 教育中心的外觀

 教育中心的出入口,有一級凸出障礙實乃敗筆。

  
 相片 相片

 教育中心內的情景

 教育中心內的觀景台,低室內一級成障礙又是敗筆。

  
 相片 相片

 觀景台向外望,一排排的樹上站滿密麻麻的鸕鷀。

 教育中心前的活動室

米埔保護區尚有許多值得去看的地方,例如保護區內除了樹林植物多外,空間也很廣闊,置身保護區內使人胸襟開闊,煩惱盡消。而保護區區內的樹林,除了陸上植物外,紅樹是最值得一看的,因為圍繞米埔及后海灣潮間帶的紅樹林是位列中國第六的紅樹林,包括在香港已有的8種真紅樹品種中的7種,尚有類紅樹及潮間帶植物,潮間帶植物例如蘆葦叢,在區內四處都是,更是廣東省最大的蘆葦叢之一,很值得一看。此外,區內有一個寬闊池塘,橫過池塘的木橋是區內特色景點之一,木橋建構蜿蜒橫過池塘,設計既安全又是無障礙,漫步橋上,感覺特別,在木橋上觀賞水鄉景色與花草蘆葦,池塘種有荷花,若是遇上荷花盛開的日子,就更覺超凡脫俗!

 超脫束縛的景緻

 相片 相片

 圍繞米埔盡是河道池塘沼澤,景緻幽雅,看著天邊飛鳥,令人心曠神怡。

 遠眺四周曠野,頓使人胸襟開朗,了無束縛。

  
 相片 相片

 河道兩旁蘆葦依依,清雅恬靜。

 河道沼澤上的沙洲,是鳥類覓食休憩的地點,也是米埔的特色。

  
 相片 相片

 米埔與后海灣的紅樹林,是世界有名的野生景點。

 沿河與沼澤都長滿茂盛的蘆葦叢,是廣東省內大蘆葦叢之一。

  
 相片 相片

 保護區內的大池塘,橫過池塘的蜿蜒木橋是區內特色景點。

 橫過池塘的木橋,是很安全及無障礙。

  
 相片 相片

 池塘內生長的睡蓮,蓮花盛開的日子,會是燦爛奪目的景觀。

 池塘內茂盛的蘆葦叢


參觀米埔小貼士
1. 米埔自然保護區屬於禁區範圍,參觀必須先向世界自然基金會申請,並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發出的許可證者方可進入保護區內。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導賞團時亦不能離團自行遊玩,違者可被定罪及罰款五萬元。
2. 訪客須自行帶備足夠的食水、防曬用品、蚊怕水及雨傘等物,保護區內並無購物設施。
3. 在保護區內以徒步為主,故最好穿著舒適輕便的平底鞋,攜帶的物件亦應以輕便為主。
4. 觀鳥人士最好穿著深色或綠色的衣褲,請勿穿著顏色鮮艷或紅色衣褲,因為在自然界紅色往往代表危險,太鮮艷的顏色很容易把鳥兒嚇跑。
5. 鳥類是很膽小的動物,容易受驚,故觀鳥時要注意寧靜,不要高聲談笑或玩耍,不自然的聲音或動作往往會把鳥兒趕跑,那就只會白走一趟了。
6. 參觀保護區的最佳時段是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四月。

交通建議

  旅遊巴士或復康巴士  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相片

  私家車  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駕車路線參考  http://www.wwf.org.hk/chi/maipo/publicvisit/visitmap.php  
  公共巴士  76K 
    米埔村口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 
  網址  如有需要查詢巴士路線及班次資料,可登入九巴公司網站查詢。 
   http://www.kmb.hk/tc/ 
  小巴  17號非專利小巴 
   元朗水車館街或上水廣場側新發街上車,至米埔村口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 
  新界的士  元朗西鐵站或上水火車站上車,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泊車  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沒設障殘人士專用停車位,停車場是免費停車。 
 

無障礙設施
米埔自然保護區雖然是一個天然的野外活動場地,範圍內多是沼澤河道池塘等濕地,不過在無障礙設施上不算太差。區內除濕地外,地面都是乾硬的草地,而且是平地為主,沒有斜坡及凸出的障礙,而主要的行人通道都是水泥硬地面,四通八達,走在區內小徑很是舒適寫意。不過因為區內無交通工具,故在區內活動只有徒步。區內建築物不多,主要是觀鳥屋,因為環境限制,無障礙的範圍僅限屋內低層。區內開放予公眾的建築物尚有辦事處及訪客中心與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兩個建築物門前均築有斜道連接地面行人路,惟生物教育中心門前斜道有一級凸出障礙,實在不便。而更重要的是生物教育中心內設有障殘人士洗手間,但出入口有障礙,這個為障殘人士而設的洗手間就只有成為陳列品了。同樣,生物教育中心的觀景台設計,是和室內通道低一級成障礙的,這是值得保護區管理機構作出改善的。尚幸在保護區入口設有白鶴洲公廁,鄰近辦事處及訪客中心,算是急人所急了!

無障礙評分級別:    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括評語
總體來說,米埔自然保護區是香港僅存少數保留原始及自然生態的景點,開闊曠達,令人感覺不到一絲的束縛,加上許多野生動植物及水鳥,觀賞價值是多元化的,喜愛大自然的朋友亦一定不會錯過,就算甚少接觸大自然的朋友,也不妨去開開眼界。保護區雖然交通不便,不過基本設施都有,不要誤會大自然就一定是原始荒僻,其實在保護區內,輪椅人士也可以四處遊覽,只是有一些地方仍需改善,改善了就更加方便各方人士參觀遊覽了。

無障礙搜尋網頁資料
米埔自然保護區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2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米埔辦事處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0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1

白鶴洲公廁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79

撰文:盧景堯

米埔自然保護區簡介:
米埔自然保護區範圍包括米埔沼澤、漁塘及基圍和內后海灣的濕地,位處香港的西北元朗平原一端,數十年來是候鳥的天堂。以往,米埔並沒有獲任何形式的保護,直至 1976 年才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1984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接手管理米埔保護區,推行環境教育及保護工作。1995 年,米埔及內后海灣共 1,500 公頃的濕地正式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米埔自然保護區現時列為禁區,並不對外開放,參觀保護區需要事前向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作出申請,基金會在全年均接受公眾申請舉辦公眾導賞活動,其中如「米埔自然遊」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舉行,每次活動時間約為三小時,由專業導師帶領。訪客亦可申請特定季節或專門的參觀活動,例如「紅樹林浮橋之旅」、「春夏/秋冬導賞團」等,詳情可瀏覽基金會參觀米埔的網頁:http://www.wwf.org.hk/chi/maipo/publicvisit/ 。

報名快線:2471 3480 (只適用於辦公時間內)
熱線電話:2526 1011 (選擇語言後按1, 1, 1)
傳  真:2845 2764
電  郵: wwf@wwf.org.hk
備  註:米埔自然遊現已接受網上報名!

自然保護區內的景點與設施: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主要景點是基圍與候鳥最為出名,其實保護區內尚有不少自然動植物,有記錄的包括有7種兩棲動物和21種爬行動物、最少31個品種的魚類、近400種無脊椎生物、24種陸上哺乳動物及約250種植物。自然生物品種是非常豐富及多元化的。而景點方面,保護區內有魚塘、水禽飼養池、河道沼澤、蘆葦池塘、紅樹木等景點,也是很有特色的。至於設施方面,保護區內設有訪客中心、九所觀鳥屋、教育中心、野外研習中心、基圍博物館等。

一. 米埔的基圍
保護區的中心地帶由24個傳統蝦塘(俗稱「基圍」)組成,是香港甚或是華南一帶僅存的同類作業。本港自四十年代中期大量新移民由中國移居香港,期間引入基圍養蝦的方法。基圍是指由基堤圍繞的池塘,主要用作養蝦用途,但也有養殖魚、蠔、藻及鹹淡水莎草。

米埔的基圍每個佔地約十公頃,漁民於秋天由后海灣引入帶有蝦苗的海水,蝦苗依靠塘底的紅樹落葉等有機物為食糧,因此漁民會保護基圍的紅樹林,為塘中的魚蝦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至初冬時分,即收蝦期結束後,漁民會把基圍完全放乾,以便捕撈塘內的魚類。當基圍放乾時,淺水區或塘底露出水面的泥濘便成為數以百計的食魚鳥類,特別是蒼鷺、白鷺和瀕危鳥種黑臉琵鷺等水鳥覓食和停棲地點;基圍放乾後,塘底仍有不少無脊椎生物藏匿,是水鳥及其他鳥類過冬的食糧。因此每年冬季,都有大量來自北方的鳥類到米埔過冬及生活。

由於基圍的傳統運作方式有利於米埔的生態價值,因此世界自然基金會仍繼續在冬季輪流放乾基圍。從 11 月至 3 月期間,工作人員每兩星期放乾一個基圍,為途經、或在后海灣過冬的遷徙涉禽提供覓食生境。這種獨特的養蝦方式是持續使用濕地資源的例子之一,依靠后海灣的天然生產能力養殖基圍蝦,為地區帶來經濟收益,同時經濟活動餘下的資源,亦成為許多物種的生存資源,基圍的經濟活動既養活了區內的住民,野生動物亦一同受惠,可說是一個共生的生態系統。

 米埔的魚塘和基圍

相片 相片

米埔自然保護區內的漁塘

保護區內的基圍

  
 相片  相片

 基圍內運作的增氧機,作用是增加水中溶氧量,減少魚類因窒息而死亡。

 保護區內的河道與沼澤,河道是通往后海灣的。

二. 米埔的鳥類
米埔內后海灣座落於東亞至澳大拉西亞遷徙濱鳥的飛行航道上,是許多遷徙濱鳥的重要中途站,讓牠們可以在這裡歇息、覓食和補充體力,為繼續長途旅程作好準備。在秋季遷徙濱鳥會往南飛至東南亞和澳大拉西亞的地點過冬。牠們會在春天再次途經香港,返回位於華北、蒙古和西伯利亞的繁殖地。在遷徙高峰期,每天會有多達10,000隻濱鳥飛過,而據估計每年共有120,000隻水鳥飛越后海灣。

米埔和內后海灣也是超過60,000隻水鳥的過冬地點,包括數以千計的鴨、鷗、鷺鳥、黑嘴鷗,以及著名的黑臉琵鷺等瀕危鳥種。這些鳥類多在10月底至12月抵達米埔,逗留至3月至4月,然後再飛回北方的繁殖地。

 米埔的鳥類

 相片  相片

 一飛沖天的大白鷺

 河邊覓食的小白鷺

  
 相片 相片

 沙洲上整理羽毛的蒼鷺

 水鳥大檢閱,左起小白鷺,中間是大白鷺,右邊是蒼鷺。

  
 相片 相片

 沙洲上漫步的黑面琵鷺

 小鸊鷉,好鬼百厭的生物,成日失驚無神突然潛落水,要影到都幾講運氣。

  
 相片 相片

 鸕鷀近照,保護區內多的是,許多樹木上都站滿了鸕鷀,密密麻麻的。

 樑上有隻雀仔呀!

三. 米埔的動植物
自然界濕地的重要性,在於濕地存有許多不同的生物資源,使許多物種得以生活及繁洐,物種多元化才是生機蓬勃的生境,單一物種只是生態大災難。在米埔自然保護區內就是生機蓬勃的生境。區內物種多元化,除了錄得逾380個鳥種外,在保護區內生活的兩棲動物主要是青蛙與蟾蜍,全屬原生品種,爬行動物有6種淡水龜、5種原生蜥蜴和12種原生蛇類三大類別;魚類包括2種淡水魚、22種鹹淡水魚類及7種海洋游移品種的魚類;無脊椎生物則有52種豆娘和蜻蜓、61種蝴蝶、250種蛾類、40種蟹類、十餘種蝦類和80多種水生無脊椎生物;陸上哺乳動物則有6種蝙蝠、9種大型和9種小型哺乳動物例如豹貓就比較罕見;植物也不少,包括12種原生品種蕨類植物、65種草本植物、45種禾草和莎草、20種攀緣植物、55種灌木及45種喬木,其中亦有紅樹品種,香港8種真紅樹品種中就有7種在米埔出現,要認識牠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

米埔的植物

 相片 相片

 筆管榕(Ficus superba var. japonica),別名雀榕,桑科榕屬。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

  
 相片 
相片

 薜荔(Ficus pumila L.),別名文頭郎 ,平日常見於外牆及護土牆的攀緣植物,結的果實有果膠,可製成涼粉或果凍,也是鳥類的主要食糧。

 銀葉樹(Heritiera littoralis Ait.),真紅樹的一種,主要在荔枝窩及米埔出現,其他郊區濕地根本沒有蹤影。

  
 相片 相片

 秋茄樹(Kandelia obovata Sheue, Liu & Yong),又名水筆仔,真紅樹的一種,常見於本地沿海海岸。

 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類紅樹的一種,有兩種形狀,一種是長橢圓形,另一種是葉邊緣成鋸齒形帶硬刺,一種植物有兩種葉邊緣形態是其特色。

四. 自然保護區內的設施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保護區內設有辦事處及訪客中心,位於元朗担竿洲路盡頭,旁是停車場。保護區範圍是禁區,沒有許可証是不能進入的,故區內無公共交通設施,訪客需自行安排交通工具,場內設有停車場供訪客免費使用。而辦事處及訪客中心面積不大,門旁設有斜道供障殘人士進出,旁設有細小的洗手間,未設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不過洗手間因為太細,訪客也不敷使用,建議訪客使用停車場外設有的白鶴洲公廁,洗手間寬闊衛生,設有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通道也是無障礙的,很是便利舒適。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

 相片 相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米埔辦事處及訪客中心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正門

  
 相片 相片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正門旁的斜道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前臨的停車場

  
 相片 相片

 辦事處及訪客中心前臨的汽車路,連接元朗担竿洲路,向左行便是白鶴洲公廁。

 白鶴洲公廁

保護區會為訪客提供導賞及講解服務,由專門的導賞員帶領,因為訪客中心面積太少,故出發前講解通常在停車場的空地進行,大夥兒都要站著「聽訓」。不過講解一般都很簡短,主要是一般事項及遊覽時注意事項等。保護區要維持自然環境,故區內沒有交通工具,訪客只能步行,行程可長可短,視乎申請參加那一項導賞團,全年均舉辦的導賞團「米埔自然遊」會安排三小時的行程,圍繞保護區內基圍行一圈,沿途均是平坦的石屎或水泥路面,不用上落坡,是非常輕鬆的旅程。

 保護區內行人路設施

 相片 相片

 進入保護區的平坦大路,大路兩旁盡是魚塘。

 進入保護區的閘門,閘門後是正式的禁區,必須出示許可證才可以進入,閘門上有警告字眼。

  
 相片 相片

 禁區內的通道,旁是基圍,另一邊是河道沼澤。

 禁區內的通道,兩旁是樹林。

保護區主要由基圍及紅樹林組成,基圍是可以步行通過的地方,而紅樹林位於沼澤河道,無行人路連接,只有涉水可達,訪客一般都會在基圍的水泥路徑上遠眺紅樹林。至於觀賞鳥類,保護區內設有九個觀鳥屋,觀鳥屋的設計以隱蔽為主,目的是不要驚嚇鳥類,所以會以木材建成,外牆種滿攀緣植物以隱藏建築物,出入口雖是無障礙,但連接的是一條比較狹窄的走廊,因要用圍板遮蔽訪客的出入情況,讓鳥兒看不見,圍板使走廊變得狹窄;觀鳥屋有兩至三層,各層以梯級相連,無其他升降設備,輪椅人士只能到達底層,觀景受到限制。不過要注意的是觀鳥要寧靜,任何聲音與動作都可能驚嚇鳥類,受驚的鳥兒會遷移至其他地方生活,間接影響生態及鳥兒的生活習性。

保護區內設施

 相片相片 

 漁護署自然護理員站

 觀鳥屋的外觀

  
 相片 相片

 觀鳥屋的出入口走廊

 觀鳥屋內部情形

保護區除了觀鳥外,尚可以觀賞樹木,沿基圍的路徑上都有不同的樹木生長,有些在樹木前豎立了介紹牌,讓訪客從中認識樹木的資料。此外區內建有教育中心,名為「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主要是介紹自然生態知識。中心內設有觀景台,可以近距離觀看在基圍旁樹木上棲息的鸕鷀,基圍上種滿一排排的樹木,樹上都站滿許多鸕鷀,一大群、密密麻麻的,在這鳥兒佔大多數的區內,人類就成了少數族群了。

教育中心內設有洗手間,原是方便訪客的,而且洗手間設有障殘人士專用洗手間,不過中心的出入口高於行人路面,雖設有斜道連接,但斜道頂端凸出一級障礙,使障殘人士得物無所用,或者要麻煩同行人士協助,實乃自相矛盾的設計。而中心的觀景台設計,也是和室內通道低一級成障礙,實一大敗筆,需要改善啦!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相片 相片

 教育中心的外觀

 教育中心的出入口,有一級凸出障礙實乃敗筆。

  
 相片 相片

 教育中心內的情景

 教育中心內的觀景台,低室內一級成障礙又是敗筆。

  
 相片 相片

 觀景台向外望,一排排的樹上站滿密麻麻的鸕鷀。

 教育中心前的活動室

米埔保護區尚有許多值得去看的地方,例如保護區內除了樹林植物多外,空間也很廣闊,置身保護區內使人胸襟開闊,煩惱盡消。而保護區區內的樹林,除了陸上植物外,紅樹是最值得一看的,因為圍繞米埔及后海灣潮間帶的紅樹林是位列中國第六的紅樹林,包括在香港已有的8種真紅樹品種中的7種,尚有類紅樹及潮間帶植物,潮間帶植物例如蘆葦叢,在區內四處都是,更是廣東省最大的蘆葦叢之一,很值得一看。此外,區內有一個寬闊池塘,橫過池塘的木橋是區內特色景點之一,木橋建構蜿蜒橫過池塘,設計既安全又是無障礙,漫步橋上,感覺特別,在木橋上觀賞水鄉景色與花草蘆葦,池塘種有荷花,若是遇上荷花盛開的日子,就更覺超凡脫俗!

 超脫束縛的景緻

 相片 相片

 圍繞米埔盡是河道池塘沼澤,景緻幽雅,看著天邊飛鳥,令人心曠神怡。

 遠眺四周曠野,頓使人胸襟開朗,了無束縛。

  
 相片 相片

 河道兩旁蘆葦依依,清雅恬靜。

 河道沼澤上的沙洲,是鳥類覓食休憩的地點,也是米埔的特色。

  
 相片 相片

 米埔與后海灣的紅樹林,是世界有名的野生景點。

 沿河與沼澤都長滿茂盛的蘆葦叢,是廣東省內大蘆葦叢之一。

  
 相片 相片

 保護區內的大池塘,橫過池塘的蜿蜒木橋是區內特色景點。

 橫過池塘的木橋,是很安全及無障礙。

  
 相片 相片

 池塘內生長的睡蓮,蓮花盛開的日子,會是燦爛奪目的景觀。

 池塘內茂盛的蘆葦叢


參觀米埔小貼士
1. 米埔自然保護區屬於禁區範圍,參觀必須先向世界自然基金會申請,並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發出的許可證者方可進入保護區內。參加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導賞團時亦不能離團自行遊玩,違者可被定罪及罰款五萬元。
2. 訪客須自行帶備足夠的食水、防曬用品、蚊怕水及雨傘等物,保護區內並無購物設施。
3. 在保護區內以徒步為主,故最好穿著舒適輕便的平底鞋,攜帶的物件亦應以輕便為主。
4. 觀鳥人士最好穿著深色或綠色的衣褲,請勿穿著顏色鮮艷或紅色衣褲,因為在自然界紅色往往代表危險,太鮮艷的顏色很容易把鳥兒嚇跑。
5. 鳥類是很膽小的動物,容易受驚,故觀鳥時要注意寧靜,不要高聲談笑或玩耍,不自然的聲音或動作往往會把鳥兒趕跑,那就只會白走一趟了。
6. 參觀保護區的最佳時段是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四月。

交通建議

  旅遊巴士或復康巴士  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相片

  私家車  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駕車路線參考  http://www.wwf.org.hk/chi/maipo/publicvisit/visitmap.php  
  公共巴士  76K 
    米埔村口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 
  網址  如有需要查詢巴士路線及班次資料,可登入九巴公司網站查詢。 
   http://www.kmb.hk/tc/ 
  小巴  17號非專利小巴 
   元朗水車館街或上水廣場側新發街上車,至米埔村口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 
  新界的士  元朗西鐵站或上水火車站上車,直達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 
  泊車  世界自然基金會停車場沒設障殘人士專用停車位,停車場是免費停車。 
 

無障礙設施
米埔自然保護區雖然是一個天然的野外活動場地,範圍內多是沼澤河道池塘等濕地,不過在無障礙設施上不算太差。區內除濕地外,地面都是乾硬的草地,而且是平地為主,沒有斜坡及凸出的障礙,而主要的行人通道都是水泥硬地面,四通八達,走在區內小徑很是舒適寫意。不過因為區內無交通工具,故在區內活動只有徒步。區內建築物不多,主要是觀鳥屋,因為環境限制,無障礙的範圍僅限屋內低層。區內開放予公眾的建築物尚有辦事處及訪客中心與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兩個建築物門前均築有斜道連接地面行人路,惟生物教育中心門前斜道有一級凸出障礙,實在不便。而更重要的是生物教育中心內設有障殘人士洗手間,但出入口有障礙,這個為障殘人士而設的洗手間就只有成為陳列品了。同樣,生物教育中心的觀景台設計,是和室內通道低一級成障礙的,這是值得保護區管理機構作出改善的。尚幸在保護區入口設有白鶴洲公廁,鄰近辦事處及訪客中心,算是急人所急了!

無障礙評分級別:    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括評語
總體來說,米埔自然保護區是香港僅存少數保留原始及自然生態的景點,開闊曠達,令人感覺不到一絲的束縛,加上許多野生動植物及水鳥,觀賞價值是多元化的,喜愛大自然的朋友亦一定不會錯過,就算甚少接觸大自然的朋友,也不妨去開開眼界。保護區雖然交通不便,不過基本設施都有,不要誤會大自然就一定是原始荒僻,其實在保護區內,輪椅人士也可以四處遊覽,只是有一些地方仍需改善,改善了就更加方便各方人士參觀遊覽了。

無障礙搜尋網頁資料
米埔自然保護區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2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米埔辦事處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0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81

白鶴洲公廁
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4579

撰文:盧景堯

米埔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