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好去處
幾度蛻變饒文館
今期繼續介紹活化計劃完成的建築物景點,不過地點改在九龍的深水埗,介紹的是位於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饒宗頤文化館是香港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推行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第一期的活化項目之一。不過文化館最大特色是原址百多年來均「無規劃」用途,而是因應社會的需要而改變用途。所以饒宗頤文化館原址曾設立海關分關,之後做過英資公司的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饒宗頤文化館現時是三級歷史建築,不過蘊藏的歷史卻非常豐富。
九龍關關廠
饒宗頤文化館坐落在荔枝角山崗上,現址東面的山坡上曾發現一塊刻有「九龍關界地」的石碑,經考證該處曾經是清朝粵海關轄下九龍關的關廠所在。遠溯自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廷設置江、浙、閩、粵四個海關,負責巡邏邊境、嚴防走私及徵收關稅。其後清廷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只保留廣州一處作為通商口岸。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清廷割讓香港島,同時開放包括廣州在內的五個通商港口。為了阻止不法商人以香港為基地走私鴉片,清廷在香港境外設立緝私和徵稅關卡,由兩廣總督、厘金局和粵海關監督管轄。因此進出香港的船舶,仍會受到清廷粵海關查驗,此舉有違香港開埠時作為自由港的原則,在港英商多表反對。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條約的附約列明鴉片改稱洋藥,可自由買賣。但位於香港的鴉片貿易爭議持續,至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清廷與英國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批准鴉片可以在繳交稅款後運入香港或從香港轉運往其他地區,清廷亦不再對往來香港的船隻進行搜查。次年粵海關在香港設立分關,名為「九龍關」,負責在香港範圍徵收鴉片稅釐和查緝走私。九龍關由英國人摩根(M.T.Morgan)出任分關稅務司,摩根上任後隨即接管粵海關位於汲水門、九龍城、佛頭洲及長洲的關廠;至此香港範圍的關稅徵收與緝私工作,包括鴉片稅收,均統一由九龍關負責。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離島租借與英國。九龍關轄下四個關廠、包括位於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的關廠於翌年10月關閉。
饒宗頤文化館東面山坡發現的「九龍關界地」複製展品,見証原址曾用作海關關廠。 | 當年九龍關管轄的四個關廠位置,與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的關廠,均在香港範圍之外。 |
|
|
展出清代主要的入口及出口貨品,其中英國曾向中國大量傾輸鴉片。 | 展出的檔案照片,可見昔日九龍關分關的關員是華人,管理的是洋人。 |
豬仔館史話
1899年南非爆發布爾戰爭(Boer War),最終英國戰勝,並取得非洲南部德蘭士瓦區(Transvaal)作殖民地。戰後英國在南非發展礦業,因而需要大量礦工。由於當時華人工資低廉,加上華人多刻苦耐勞及易於管治,所以當年的英資礦業公司都選擇從中國招聘大量勞工,安排到南非擔任礦工。這些礦工是以契約招聘的,故稱「契約勞工」。因契約勞工被販賣出洋,到異地從事艱苦的勞動,待遇惡劣,因而俗稱「豬仔勞工」或「賣豬仔」。
當年荔枝角未填海時與海相鄰,水陸交通便利。1904年英國商人向港英政府租借荔枝角三英畝的土地,興建俗稱「豬仔館」的屯舍,供準備前往南非的華工暫住。饒宗頤文化館原址就是昔日華工屯舍所在地。及後因英國政府禁止招募華工,屯舍於1906年被荒廢。計自1904至1906年間,共有1,741人在荔枝角的屯舍暫住,這批華工多來自華中及華北地區,省藉主要為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
展出當年政府完成荔枝角的測繪圖,記載山勢和碼頭資料,與今天分別很大。 | 昔日的荔枝角山與海相鄰,又設有碼頭,因此曾短暫時期成為華工屯舍。 |
從監獄到醫館
位於荔枝角山崗的華工屯舍雖然只用了兩年便被廢置,但很快又有新的用途。1910年被廢置的華工屯舍被改建成「檢疫站」,是為荔枝角檢疫站。到了1920年荔枝角檢疫站又被改建成荔枝角監獄,以舒緩港島域多利監房擠迫情況。荔枝角監獄初期主要囚禁男性罪犯,1931年加建女子監獄,位於現址中區及上區。1937年赤柱監獄落成,取代荔枝角監獄的角色。荔枝角監獄便由懲教用途改為醫療用途。
1938年荔枝角監獄改建為荔枝角傳染病院,1940年代末改稱荔枝角醫院,專門收容及治療痲瘋病人。1951年喜靈洲痲瘋病院落成,荔枝角醫院大部份痲瘋病人遷往喜靈洲接受治療。1950至1960年代香港進入傳染病高峰期,先後爆發天花、白喉及霍亂等傳染病,荔枝角醫院再度成為隔離治療的傳染病醫院。1961年荔枝角醫院增設實驗室和診斷中心,專門研究霍亂的病源與診治方法。1975年瑪嘉烈醫院投入服務,接收荔枝角醫院的傳染病人,荔枝角醫院改成精神病院,為精神病患者和痲瘋病康復者提供長期醫治和療養服務。1981年葵涌醫院落成,接收荔枝角醫院的精神病患者。2000年醫管局在荔枝角醫院成立長期護理院「荔康居」,提供宿位予有需要人士。荔康居營運至2004年關閉。至2009年現址正式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以尊崇享負盛名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並以文化傳承為主題開始活化工程。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原醫院的招牌依然保留在館外的石牆上。 | 荔枝角醫院前身則是一所監獄,經多年變化已無遺跡可見,僅餘草圖供展出。 |
| |
昔日的荔枝角醫院檔案相片,比對下可見當年的樓房依然保留至今。 | 當年荔枝角醫院先是治療痲瘋病人,痲瘋病可透過接觸傳染,故要隔離治療。 |
|
|
保育館展出的資料顯示,上世紀香港曾出現過多種傳染病,今天多已絕跡。 | 香港曾爆發嚴重的天花疫情,之後因政府免費為市民接種牛痘疫苗,天花才絕跡。 |
|
|
除了天花外,當年肆虐香港的傳染病還有霍亂,展出當年預防霍亂的宣傳單張。 | 荔枝角醫院最後改為長期護理院荔康居,不過營運不久又關閉,留下門牌供人緬懷。 |
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原醫院的建築群依山而建,面積逾32,000平方米,分為上、中、下三區。2009年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獲得荔枝角醫院活化項目的營運權,負責重新規劃、保育及活化荔枝角醫院成為饒宗頤文化館。活化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於2012年完工及開放予公眾人士免費參觀,第二期於2013年完工,整個文化館於2014年6月正式開幕。
饒宗頤文化館保留原有荔枝角醫院的上、中、下三個區。下區連接青山道,是進入文化館後首先到達的區域,設有接待處及園景「天光雲影」。下區的藝術館介紹饒宗頤教授及其作品;並舉辦其他藝術展覽活動。保育館舉辦「百年展覽」,介紹饒宗頤文化館前身的歷史。中區設有展覽館、禮品閣、資源中心、活動室、餐廳、演藝廳、文化講堂、藝術工房、會議室,適合舉辦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餐廳與演藝廳中間的中庭位置蓋上玻璃天幕,成為全天候的戶外活動場地。餐廳由香港著名社企機構「銀杏館」為文化館提供餐飲服務。上區是「文化旅館 • 翠雅山房」,是一所文化旅館。區域之間以樓梯及升降機連接。整個活化計劃盡量保存建築物原結構及容貌;原建築設計以簡約實用為主,並帶有中西混合的建築風格,及融入本土建築技術。下區建築群落成年代較早,約於1920年代建成,建築物是長方型金字斜頂單層樓房,兩座主要樓房並排。樓房主要由紅磚砌成,紅磚的砌法是傳統的英式砌法,長磚與短磚層層交替;紅磚牆身甚少細部裝飾,只配以木門木窗,門窗位置以有利通風為主。屋頂山牆是簡單的花崗岩角石,屋頂金字斜頂是西方建築色彩,頂瓦是中式雙層瓦頂。樓房使用的鑄鐵雨水管和雨水斗組件,是因應本地潮濕多雨的氣候而使用的本土建造技術。中及上區建築群於1930年代落成,樓房的建築和結構與下區的樓房大同小異,亦是長方型金字斜頂單層或兩層樓房,牆身原為紅磚牆,現時以白油漆覆蓋,據說是醫院年代常用的塗裝。整個文化館建築群的樓房在活化計劃中都經過加固工程,原有的紅磚、瓦片、木門及木窗都儘量保留原物,只是損壞破爛不能用的才更換現代物料,達到原建築的色彩能繼續承傳。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荔枝角山坡上,正門的不是櫻花盛開,而是羊蹄甲屬植物。 | 文化館一角的大樹與保安亭,古舊的石牆與古樹,洋溢著百年樹人的情懷。 |
|
|
文化館下區建築群包括接待處、藝術館及保育館,均保留昔日單層樓房。 | 位於文化館正門的小屋,是文化館的接待處,保留原有的紅磚小屋建築。 |
|
|
文化館內的藝術館,英式磚牆,西式金字斜頂加煙囪,中式瓦頂,反映中西建築融和。 | 昔日無電風扇與空調設備,所以樓房設計是兩邊相對位置設有門及窗,加強空氣對流。 |
|
|
藝術館正門門框的紅磚是磨成圓角的,作用是防止入屋的人撞傷;兩邊麻石供木栓關門之用。 | 昔日的窗原是百葉窗,安裝空調後改為玻璃窗,為了保留原貌,又在玻璃窗內裝百葉窗。 |
|
|
藝術館屋頂部份,原有的木樑經多年歲月仍非常堅固,但為安全計再加工字鐵加固。 | 藝術館保留昔日的壁爐,從壁爐的大小規格可見昔日留守在醫院的政府職員職級不高。 |
|
|
保育館的外貌,瓦頂是中式雙層瓦頂,是當年簡化工序及適應本地氣候的設計。 | 保育館的紅磚牆,最早用的紅磚是入口的,現時保留的紅磚有是1970年代生產。 |
|
|
位於下區的天光雲影,是個設有荷花池的中庭,予人非常閒息的感覺。 | 天光雲影的荷花池雖然不大,種有幾株睡蓮,睡蓮開花感覺獨特。 |
|
|
矗立在天光雲影的饒宗頤教授銅像,被饒教授讚賞很能抓到他的靈魂。 | 下區往來中區設有升降機上落山坡,升降機樓的外觀做到與原建築群配合。 |
|
|
位於下區與中區的山坡設有梯級連接,山坡草木茂盛,現正值春暖花開之際。 | 文化館內山坡種有不少羊蹄甲屬植物,其中的宮粉羊蹄甲,粉紅色的花瓣非常艷麗。 |
|
|
位於中區的樓房主要是兩層設計,外牆塗裝保留原醫院的白色油漆。 | 中區的樓房一排整齊排列,黑瓦白牆,簡潔實用,遠方是美孚新邨。 |
位於中區的J座是修學精舍,提供場地予團體舉辦文化講座與活動。 | 位於I座與H座之間是中庭,上蓋是玻璃天幕,適合舉辦大型戶外活動。 |
|
|
H座是餐廳「銀杏館」,是一所支持長者就業的傑出社會企業。 | F座兩層是展覽館,提供展覽場地供推廣文化活動之用。 |
|
|
上區的雙層樓房用作旅舍,名「翠雅山房」,接待處位於C座。 | 在文化旅館的上區閒坐半天,感覺彷如回到青年時的宿營活動。 |
饒宗頤文化館以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名譽會長、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命名。饒宗頤字伯濂、固庵,號選堂,1917年生於潮洲,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近80載。饒教授幼承深厚家學與家中豐富藏書,加上天資聰敏,在多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工作均卓有成就。饒教授研究的學術項目可歸納為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史、楚辭學、史學(包括潮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13大門類。饒教授至今已出版各類專書逾80種,發表論文達900多篇。自1950年代開始,饒教授長期以香港作為學術事業發展基地;但亦曾赴印度、日本、韓國、英國及法國等地的學術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此外饒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專上學府;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講座教授,以及國內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饒教授的學術成就廣受肯定,屢獲殊榮,除來自國外的學術榮譽外,本地獲頒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等,及是香港首位獲國務院委任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等。
饒文館鎮館之寶,是饒教授94歲大作,以荷花為題,畫法用了敦煌白畫及潑墨法。 | 藝術館除了常設展出饒教授的作品外,亦有其他展覽,如這個著名嶺南派畫家的展覽。 |
|
|
F座地面層展覽館之前是「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覽」,現時的是「生活攝影禪展覽」。 | F座2樓層正舉行「從天山到香江」的中國水墨畫展覽,實際是用水彩畫法畫水墨畫。 |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六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公眾假期除外)
一般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8時至下午10時
展覽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下區展覽館逢星期一休館)
地址:九龍青山道800號
電郵:info@jtia.hk
電話:2100 2828
傳真:2100 2882
網址:http://www.jtia.hk/
FACEBOOK:www.facebook.com/culture.heritage
文化導賞服務:
饒宗頤文化館設有「文化館活化之旅」導賞服務,由導賞員講解文化館現址的歷史變遷和建築特色。
公眾導賞服務無須預約登記,參加者請於導賞時間前於文化館下區正門導賞集合處集合。
團體參觀需申請預約。
交通路線
交通工具 | 交通說明 | |
復康巴士 | 到饒宗頤文化館下車。 | |
自駕前往 | 文化館下區入口前及上區旅館各設有一個供傷殘人士專用的泊車位。 | |
港鐵 | 美孚站 B 出口出站(輪椅人士使用E出口出站),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方向,前行至中華電力變電站,登上行人天橋,左轉至青山道休憩公園,於交通燈處橫過青山道,即抵達饒宗頤文化館。 美孚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archive/ch/services/maps/mef.pdf | |
荔枝角站 A出口出站(輪椅人士可使用D出口出站), 於長沙灣廣場側轉乘巴士 31B、32、35A、36B、286X,至「饒宗頤文化館」站下車。 荔枝角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archive/ch/services/maps/lck.pdf | ||
九巴 | 31B, 32, 35A, 36B, 40, 286X線,至「饒宗頤文化館」巴士站下車。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hidden link | ||
穿梭巴士 | 每日多班免費穿梭巴士來回饒宗頤文化館、翠雅山房、荔枝角地鐵站及美孚地鐵站,服務時間由早上9時30分至晚上9時40分。 |
無障礙設施
饒宗頤文化館雖然是以上世紀戰前建築物進行活化工程改建而成的,不過無障礙設施水平算是不錯的。整個文化館建築群依山分成三個區域,佔地面積不少。三個區域位於山坡上,樓房建築在寬敞的平台上,戶外的露天活動空間非常寬闊,而且是無障礙的。至於樓房方面,活化工程之後,下區的接待處、藝術館和保育館的樓房入口都是平坦無障礙的,只是部份門原本的設計比較狹窄,一般淨闊度勉強有0.8米。至於中區的樓房,F座、H座及J座均設有斜道進入室內,F座2樓的展覽館是有升降機到達的,所以開放予公眾的展覽及活動場地基本上是無障礙的。而由下區往中區及由中區往上區的旅館均設有升降機連接,不過由中區前往上區旅館,乘坐完升降機後尚要經過一段沿山坡而建的斜路,此段斜路受地勢影響斜度很斜,斜度高於1比6,輪椅人士由中區前往上區是有比較困難的,需要他人協助,或者自駕車輛前往,旅館前的汽車路設有一個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泊車位。饒文館是沒有提供公眾人士使用的停車場或泊車位,但位於下區面向青山道的正門前設有一個傷殘人士泊車位,及位於上區旅館再有一個。至於上區是旅館,根據旅館職員回覆輪椅人士是可以進出房間的,旅館亦設有五間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房間,但未經証實。
至於其他無障礙設施,饒文館的中區及下區均設有洗手間,與暢通易達洗手間,開放予公眾人士使用。另外供視障人士使用的設施僅位於下區設有觸覺引路帶,由位於下區的正門導引至下區的接待處與往來中區的一號升降機。饒文館欠的是供視障人士使用介紹文化館設施位置的觸覺點字與凸字地圖,與供輪椅人士使用的詢問處低櫃檯,不過館內多個位置設有保安員當值,可以提供協助;及文化館每天均提供導賞服務介紹,勉強可以補充不足。
饒宗頤文化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前設有一個傷殘人士泊車位,另外上區旅館亦設有一個。 | 饒文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設有斜道往來下區,館內其他樓房有需要的都設有斜道。 |
|
|
饒文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設有觸範引路帶協助視障人士進入文化館。 | 文化館的藝術館與保育館,入口均是平坦無障礙的,只是部份門較狹窄。 |
|
|
文化館設有兩部大型升降機,往來下區、中區及上區。 | 文化館下區及中區各設有一個暢通易達洗手間,設備齊全。 |
無障礙評分級別: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
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百年來經歷許多變遷,並不斷改善用途。這種變遷其實與香港歷史和社會發展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不同時期的不同用途,見證了社會不同時代的面貌。今天香港的變遷,和中國有著更緊密的關係。饒宗頤文化館建立的目的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各地文化交流,成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到饒宗頤文化館不止可以認識香港的歷史,更可感受中華文化,繼往開來。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饒宗頤文化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5884
饒宗頤文化館-藝術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452
饒宗頤文化館-保育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5885
撰文:盧景堯
今期繼續介紹活化計劃完成的建築物景點,不過地點改在九龍的深水埗,介紹的是位於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饒宗頤文化館是香港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推行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第一期的活化項目之一。不過文化館最大特色是原址百多年來均「無規劃」用途,而是因應社會的需要而改變用途。所以饒宗頤文化館原址曾設立海關分關,之後做過英資公司的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饒宗頤文化館現時是三級歷史建築,不過蘊藏的歷史卻非常豐富。
九龍關關廠
饒宗頤文化館坐落在荔枝角山崗上,現址東面的山坡上曾發現一塊刻有「九龍關界地」的石碑,經考證該處曾經是清朝粵海關轄下九龍關的關廠所在。遠溯自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廷設置江、浙、閩、粵四個海關,負責巡邏邊境、嚴防走私及徵收關稅。其後清廷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只保留廣州一處作為通商口岸。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清廷割讓香港島,同時開放包括廣州在內的五個通商港口。為了阻止不法商人以香港為基地走私鴉片,清廷在香港境外設立緝私和徵稅關卡,由兩廣總督、厘金局和粵海關監督管轄。因此進出香港的船舶,仍會受到清廷粵海關查驗,此舉有違香港開埠時作為自由港的原則,在港英商多表反對。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條約的附約列明鴉片改稱洋藥,可自由買賣。但位於香港的鴉片貿易爭議持續,至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清廷與英國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批准鴉片可以在繳交稅款後運入香港或從香港轉運往其他地區,清廷亦不再對往來香港的船隻進行搜查。次年粵海關在香港設立分關,名為「九龍關」,負責在香港範圍徵收鴉片稅釐和查緝走私。九龍關由英國人摩根(M.T.Morgan)出任分關稅務司,摩根上任後隨即接管粵海關位於汲水門、九龍城、佛頭洲及長洲的關廠;至此香港範圍的關稅徵收與緝私工作,包括鴉片稅收,均統一由九龍關負責。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地區及離島租借與英國。九龍關轄下四個關廠、包括位於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的關廠於翌年10月關閉。
饒宗頤文化館東面山坡發現的「九龍關界地」複製展品,見証原址曾用作海關關廠。 | 當年九龍關管轄的四個關廠位置,與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的關廠,均在香港範圍之外。 |
|
|
展出清代主要的入口及出口貨品,其中英國曾向中國大量傾輸鴉片。 | 展出的檔案照片,可見昔日九龍關分關的關員是華人,管理的是洋人。 |
豬仔館史話
1899年南非爆發布爾戰爭(Boer War),最終英國戰勝,並取得非洲南部德蘭士瓦區(Transvaal)作殖民地。戰後英國在南非發展礦業,因而需要大量礦工。由於當時華人工資低廉,加上華人多刻苦耐勞及易於管治,所以當年的英資礦業公司都選擇從中國招聘大量勞工,安排到南非擔任礦工。這些礦工是以契約招聘的,故稱「契約勞工」。因契約勞工被販賣出洋,到異地從事艱苦的勞動,待遇惡劣,因而俗稱「豬仔勞工」或「賣豬仔」。
當年荔枝角未填海時與海相鄰,水陸交通便利。1904年英國商人向港英政府租借荔枝角三英畝的土地,興建俗稱「豬仔館」的屯舍,供準備前往南非的華工暫住。饒宗頤文化館原址就是昔日華工屯舍所在地。及後因英國政府禁止招募華工,屯舍於1906年被荒廢。計自1904至1906年間,共有1,741人在荔枝角的屯舍暫住,這批華工多來自華中及華北地區,省藉主要為河北、山東和河南等地。
展出當年政府完成荔枝角的測繪圖,記載山勢和碼頭資料,與今天分別很大。 | 昔日的荔枝角山與海相鄰,又設有碼頭,因此曾短暫時期成為華工屯舍。 |
從監獄到醫館
位於荔枝角山崗的華工屯舍雖然只用了兩年便被廢置,但很快又有新的用途。1910年被廢置的華工屯舍被改建成「檢疫站」,是為荔枝角檢疫站。到了1920年荔枝角檢疫站又被改建成荔枝角監獄,以舒緩港島域多利監房擠迫情況。荔枝角監獄初期主要囚禁男性罪犯,1931年加建女子監獄,位於現址中區及上區。1937年赤柱監獄落成,取代荔枝角監獄的角色。荔枝角監獄便由懲教用途改為醫療用途。
1938年荔枝角監獄改建為荔枝角傳染病院,1940年代末改稱荔枝角醫院,專門收容及治療痲瘋病人。1951年喜靈洲痲瘋病院落成,荔枝角醫院大部份痲瘋病人遷往喜靈洲接受治療。1950至1960年代香港進入傳染病高峰期,先後爆發天花、白喉及霍亂等傳染病,荔枝角醫院再度成為隔離治療的傳染病醫院。1961年荔枝角醫院增設實驗室和診斷中心,專門研究霍亂的病源與診治方法。1975年瑪嘉烈醫院投入服務,接收荔枝角醫院的傳染病人,荔枝角醫院改成精神病院,為精神病患者和痲瘋病康復者提供長期醫治和療養服務。1981年葵涌醫院落成,接收荔枝角醫院的精神病患者。2000年醫管局在荔枝角醫院成立長期護理院「荔康居」,提供宿位予有需要人士。荔康居營運至2004年關閉。至2009年現址正式命名為「饒宗頤文化館」,以尊崇享負盛名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並以文化傳承為主題開始活化工程。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原醫院的招牌依然保留在館外的石牆上。 | 荔枝角醫院前身則是一所監獄,經多年變化已無遺跡可見,僅餘草圖供展出。 |
| |
昔日的荔枝角醫院檔案相片,比對下可見當年的樓房依然保留至今。 | 當年荔枝角醫院先是治療痲瘋病人,痲瘋病可透過接觸傳染,故要隔離治療。 |
|
|
保育館展出的資料顯示,上世紀香港曾出現過多種傳染病,今天多已絕跡。 | 香港曾爆發嚴重的天花疫情,之後因政府免費為市民接種牛痘疫苗,天花才絕跡。 |
|
|
除了天花外,當年肆虐香港的傳染病還有霍亂,展出當年預防霍亂的宣傳單張。 | 荔枝角醫院最後改為長期護理院荔康居,不過營運不久又關閉,留下門牌供人緬懷。 |
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是荔枝角醫院,原醫院的建築群依山而建,面積逾32,000平方米,分為上、中、下三區。2009年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獲得荔枝角醫院活化項目的營運權,負責重新規劃、保育及活化荔枝角醫院成為饒宗頤文化館。活化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於2012年完工及開放予公眾人士免費參觀,第二期於2013年完工,整個文化館於2014年6月正式開幕。
饒宗頤文化館保留原有荔枝角醫院的上、中、下三個區。下區連接青山道,是進入文化館後首先到達的區域,設有接待處及園景「天光雲影」。下區的藝術館介紹饒宗頤教授及其作品;並舉辦其他藝術展覽活動。保育館舉辦「百年展覽」,介紹饒宗頤文化館前身的歷史。中區設有展覽館、禮品閣、資源中心、活動室、餐廳、演藝廳、文化講堂、藝術工房、會議室,適合舉辦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餐廳與演藝廳中間的中庭位置蓋上玻璃天幕,成為全天候的戶外活動場地。餐廳由香港著名社企機構「銀杏館」為文化館提供餐飲服務。上區是「文化旅館 • 翠雅山房」,是一所文化旅館。區域之間以樓梯及升降機連接。整個活化計劃盡量保存建築物原結構及容貌;原建築設計以簡約實用為主,並帶有中西混合的建築風格,及融入本土建築技術。下區建築群落成年代較早,約於1920年代建成,建築物是長方型金字斜頂單層樓房,兩座主要樓房並排。樓房主要由紅磚砌成,紅磚的砌法是傳統的英式砌法,長磚與短磚層層交替;紅磚牆身甚少細部裝飾,只配以木門木窗,門窗位置以有利通風為主。屋頂山牆是簡單的花崗岩角石,屋頂金字斜頂是西方建築色彩,頂瓦是中式雙層瓦頂。樓房使用的鑄鐵雨水管和雨水斗組件,是因應本地潮濕多雨的氣候而使用的本土建造技術。中及上區建築群於1930年代落成,樓房的建築和結構與下區的樓房大同小異,亦是長方型金字斜頂單層或兩層樓房,牆身原為紅磚牆,現時以白油漆覆蓋,據說是醫院年代常用的塗裝。整個文化館建築群的樓房在活化計劃中都經過加固工程,原有的紅磚、瓦片、木門及木窗都儘量保留原物,只是損壞破爛不能用的才更換現代物料,達到原建築的色彩能繼續承傳。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荔枝角山坡上,正門的不是櫻花盛開,而是羊蹄甲屬植物。 | 文化館一角的大樹與保安亭,古舊的石牆與古樹,洋溢著百年樹人的情懷。 |
|
|
文化館下區建築群包括接待處、藝術館及保育館,均保留昔日單層樓房。 | 位於文化館正門的小屋,是文化館的接待處,保留原有的紅磚小屋建築。 |
|
|
文化館內的藝術館,英式磚牆,西式金字斜頂加煙囪,中式瓦頂,反映中西建築融和。 | 昔日無電風扇與空調設備,所以樓房設計是兩邊相對位置設有門及窗,加強空氣對流。 |
|
|
藝術館正門門框的紅磚是磨成圓角的,作用是防止入屋的人撞傷;兩邊麻石供木栓關門之用。 | 昔日的窗原是百葉窗,安裝空調後改為玻璃窗,為了保留原貌,又在玻璃窗內裝百葉窗。 |
|
|
藝術館屋頂部份,原有的木樑經多年歲月仍非常堅固,但為安全計再加工字鐵加固。 | 藝術館保留昔日的壁爐,從壁爐的大小規格可見昔日留守在醫院的政府職員職級不高。 |
|
|
保育館的外貌,瓦頂是中式雙層瓦頂,是當年簡化工序及適應本地氣候的設計。 | 保育館的紅磚牆,最早用的紅磚是入口的,現時保留的紅磚有是1970年代生產。 |
|
|
位於下區的天光雲影,是個設有荷花池的中庭,予人非常閒息的感覺。 | 天光雲影的荷花池雖然不大,種有幾株睡蓮,睡蓮開花感覺獨特。 |
|
|
矗立在天光雲影的饒宗頤教授銅像,被饒教授讚賞很能抓到他的靈魂。 | 下區往來中區設有升降機上落山坡,升降機樓的外觀做到與原建築群配合。 |
|
|
位於下區與中區的山坡設有梯級連接,山坡草木茂盛,現正值春暖花開之際。 | 文化館內山坡種有不少羊蹄甲屬植物,其中的宮粉羊蹄甲,粉紅色的花瓣非常艷麗。 |
|
|
位於中區的樓房主要是兩層設計,外牆塗裝保留原醫院的白色油漆。 | 中區的樓房一排整齊排列,黑瓦白牆,簡潔實用,遠方是美孚新邨。 |
位於中區的J座是修學精舍,提供場地予團體舉辦文化講座與活動。 | 位於I座與H座之間是中庭,上蓋是玻璃天幕,適合舉辦大型戶外活動。 |
|
|
H座是餐廳「銀杏館」,是一所支持長者就業的傑出社會企業。 | F座兩層是展覽館,提供展覽場地供推廣文化活動之用。 |
|
|
上區的雙層樓房用作旅舍,名「翠雅山房」,接待處位於C座。 | 在文化旅館的上區閒坐半天,感覺彷如回到青年時的宿營活動。 |
饒宗頤文化館以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名譽會長、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命名。饒宗頤字伯濂、固庵,號選堂,1917年生於潮洲,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近80載。饒教授幼承深厚家學與家中豐富藏書,加上天資聰敏,在多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工作均卓有成就。饒教授研究的學術項目可歸納為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史、楚辭學、史學(包括潮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13大門類。饒教授至今已出版各類專書逾80種,發表論文達900多篇。自1950年代開始,饒教授長期以香港作為學術事業發展基地;但亦曾赴印度、日本、韓國、英國及法國等地的學術機構從事研究工作。此外饒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專上學府;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講座教授,以及國內多所大學的名譽教授。饒教授的學術成就廣受肯定,屢獲殊榮,除來自國外的學術榮譽外,本地獲頒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等,及是香港首位獲國務院委任的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等。
饒文館鎮館之寶,是饒教授94歲大作,以荷花為題,畫法用了敦煌白畫及潑墨法。 | 藝術館除了常設展出饒教授的作品外,亦有其他展覽,如這個著名嶺南派畫家的展覽。 |
|
|
F座地面層展覽館之前是「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覽」,現時的是「生活攝影禪展覽」。 | F座2樓層正舉行「從天山到香江」的中國水墨畫展覽,實際是用水彩畫法畫水墨畫。 |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六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公眾假期除外)
一般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8時至下午10時
展覽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下區展覽館逢星期一休館)
地址:九龍青山道800號
電郵:info@jtia.hk
電話:2100 2828
傳真:2100 2882
網址:http://www.jtia.hk/
FACEBOOK:www.facebook.com/culture.heritage
文化導賞服務:
饒宗頤文化館設有「文化館活化之旅」導賞服務,由導賞員講解文化館現址的歷史變遷和建築特色。
公眾導賞服務無須預約登記,參加者請於導賞時間前於文化館下區正門導賞集合處集合。
團體參觀需申請預約。
交通路線
交通工具 | 交通說明 | |
復康巴士 | 到饒宗頤文化館下車。 | |
自駕前往 | 文化館下區入口前及上區旅館各設有一個供傷殘人士專用的泊車位。 | |
港鐵 | 美孚站 B 出口出站(輪椅人士使用E出口出站),朝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方向,前行至中華電力變電站,登上行人天橋,左轉至青山道休憩公園,於交通燈處橫過青山道,即抵達饒宗頤文化館。 美孚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archive/ch/services/maps/mef.pdf | |
荔枝角站 A出口出站(輪椅人士可使用D出口出站), 於長沙灣廣場側轉乘巴士 31B、32、35A、36B、286X,至「饒宗頤文化館」站下車。 荔枝角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archive/ch/services/maps/lck.pdf | ||
九巴 | 31B, 32, 35A, 36B, 40, 286X線,至「饒宗頤文化館」巴士站下車。 | |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hidden link | ||
穿梭巴士 | 每日多班免費穿梭巴士來回饒宗頤文化館、翠雅山房、荔枝角地鐵站及美孚地鐵站,服務時間由早上9時30分至晚上9時40分。 |
無障礙設施
饒宗頤文化館雖然是以上世紀戰前建築物進行活化工程改建而成的,不過無障礙設施水平算是不錯的。整個文化館建築群依山分成三個區域,佔地面積不少。三個區域位於山坡上,樓房建築在寬敞的平台上,戶外的露天活動空間非常寬闊,而且是無障礙的。至於樓房方面,活化工程之後,下區的接待處、藝術館和保育館的樓房入口都是平坦無障礙的,只是部份門原本的設計比較狹窄,一般淨闊度勉強有0.8米。至於中區的樓房,F座、H座及J座均設有斜道進入室內,F座2樓的展覽館是有升降機到達的,所以開放予公眾的展覽及活動場地基本上是無障礙的。而由下區往中區及由中區往上區的旅館均設有升降機連接,不過由中區前往上區旅館,乘坐完升降機後尚要經過一段沿山坡而建的斜路,此段斜路受地勢影響斜度很斜,斜度高於1比6,輪椅人士由中區前往上區是有比較困難的,需要他人協助,或者自駕車輛前往,旅館前的汽車路設有一個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泊車位。饒文館是沒有提供公眾人士使用的停車場或泊車位,但位於下區面向青山道的正門前設有一個傷殘人士泊車位,及位於上區旅館再有一個。至於上區是旅館,根據旅館職員回覆輪椅人士是可以進出房間的,旅館亦設有五間供傷殘人士使用的房間,但未經証實。
至於其他無障礙設施,饒文館的中區及下區均設有洗手間,與暢通易達洗手間,開放予公眾人士使用。另外供視障人士使用的設施僅位於下區設有觸覺引路帶,由位於下區的正門導引至下區的接待處與往來中區的一號升降機。饒文館欠的是供視障人士使用介紹文化館設施位置的觸覺點字與凸字地圖,與供輪椅人士使用的詢問處低櫃檯,不過館內多個位置設有保安員當值,可以提供協助;及文化館每天均提供導賞服務介紹,勉強可以補充不足。
饒宗頤文化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前設有一個傷殘人士泊車位,另外上區旅館亦設有一個。 | 饒文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設有斜道往來下區,館內其他樓房有需要的都設有斜道。 |
|
|
饒文館面向青山道的正門設有觸範引路帶協助視障人士進入文化館。 | 文化館的藝術館與保育館,入口均是平坦無障礙的,只是部份門較狹窄。 |
|
|
文化館設有兩部大型升降機,往來下區、中區及上區。 | 文化館下區及中區各設有一個暢通易達洗手間,設備齊全。 |
無障礙評分級別: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
饒宗頤文化館原址百年來經歷許多變遷,並不斷改善用途。這種變遷其實與香港歷史和社會發展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不同時期的不同用途,見證了社會不同時代的面貌。今天香港的變遷,和中國有著更緊密的關係。饒宗頤文化館建立的目的為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各地文化交流,成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到饒宗頤文化館不止可以認識香港的歷史,更可感受中華文化,繼往開來。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饒宗頤文化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5884
饒宗頤文化館-藝術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452
饒宗頤文化館-保育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5885
撰文:盧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