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新界五大家族已經介紹了三個,接下來繼續介紹餘下的彭氏。新界彭族主要聚居在粉嶺,粉嶺的地理名稱一直不見於官方文字記載,至清嘉慶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才出現過「粉壁嶺」的名字。粉嶺古稱鴉鵲塱,粉嶺名字由來相傳與區內一座名叫大嶺山的地方有關,相傳山上有一塊石壁雪白如粉,附近的鄉民將之取名為粉壁嶺,鄰近的鄉村便因此稱為「粉壁嶺村」,簡稱「粉嶺村」,粉嶺也逐漸成為附近一帶的地理統稱。廿世紀中期粉嶺曾出現過一個新墟市名「聯和墟」,聯和墟曾經是新界北區的一個重要墟市,今天聯和墟雖已結業,不過仍是標誌著粉嶺發展的里程碑,所以今期來個粉嶺綜合介紹。
粉嶺圍彭族
彭姓源於四千多年前的殷商諸侯國大彭,大彭即是江蘇省銅山縣,今稱徐州市。古時彭族的封地在大彭,族人便按「以地命氏」或「以國為姓」的習慣,以彭為姓。新界彭族的遠祖據說原居於甘肅隴西郡,唐玄宗時彭族族人彭雲因避天寶之亂遷居江西,至北宋年間彭雲的第十八代孫彭延年出任潮州知事,因而移居潮州揭陽浦口村。彭延年生有六子,散居於潮陽一帶繁衍;其中一人名彭營(金旁)遷至東莞縣開村立業,彭營(金旁)次子彭桂攜子彭迪然從東莞遷居新安,定居於粉嶺龍山。明朝萬曆年間因鄧族遷入龍山建村立圍,彭氏族人遂遷至粉壁嶺開村立圍定居,分別建立正圍、北圍及南圍三圍村,統稱粉嶺圍。粉嶺正圍是最早建立的圍村,外貌呈方形,圍繞的圍牆高約二丈,以花崗石作牆基,覆以堅硬的青磚,圍牆上設有炮樓和炮孔。原來的圍牆及壕溝已不留存,只剩下圍門、門樓、兩個碉堡及門前的風水魚塘。圍牆上圍斗有白色成品字形的三顆圓點,據說是為風水而加上的,亦有說是粉嶺彭氏的家族徽號。除正圍外,北圍建有彭氏宗祠,南圍建有思德書室。彭族定居粉壁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計由新安開基祖彭桂至今彭族已繁衍達二十多代人。除建有特別布局的圍村與別緻的風水魚塘外,粉嶺圍彭氏尚保留許多有特色的傳統文化,如每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及每年春節舉行的「太平洪朝」,及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於彭氏宗祠舉行的春祭盛典,祭祀彭氏歷代祖先。太平清醮每十年一醮,最近一屆已於2010年舉行。太平洪朝是粉嶺圍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日舉行的大型宗族性祭祀活動,可理解為彭氏的新年節日。儀式分兩日進行,第一日有祝願添丁的點燈、貼平安符、虔拜、搶雞毛和划船等項目,晚上會祭煞、迎神登位、貼人緣榜及唱麻歌等。第二日舉行誦奏文和發送奏文、問杯、劈五方和劈沙羅、朝首送燈和化榜文,最後送神歸位及大放爆竹。太平洪朝是新界圍村中很有特色及獨特的傳統節慶,在別的圍村很少見有這種能保留這麼豐富而又傳統的祭祀項目,是很值得一看的。
|
|
位於粉嶺的正圍,是新界彭族移居到粉嶺後最早建立的圍村。 | 正圍門上及兩邊碉堡上均有白色成品字形的三顆圓點,據說是彭氏家徽。 |
| |
|
|
正圍的圍牆早已拆卸,今只餘圍門與兩邊碉堡,碉堡上的槍眼還在。 | 圍門內的木梯,圍門是木制橫條「趟櫳」,是昔日古樸的鄉村保安設施。 |
| |
|
|
圍門前的風水魚塘布局別緻,對應圍門上對聯「前環鳳水,後擁龍山」。 | 魚塘旁置有三門古炮,是當年鄉民購置用以抵抗寇匪侵擾,今成展品。 |
| |
|
|
正圍旁的古井,是當年鄉民重要的飲食水源,現已廢置。 | 正圍後的粉嶺圍遊樂場,是村民休憩與聚首閒聊的好地方。 |
彭氏宗祠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彭氏遷居粉壁嶺之後,並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移位重建,咸豐四年(1854年)重建,光緒十年(1884年)祠堂再度重建。宗祠是兩進式建築物,規模雖較其他新界大氏族的家祠為小,但建築相當精美。屋簷前華麗的彩繪檐板,門前花崗石樑柱,門前樑上色彩斑爛雕刻精美的令栱科木刻、陶塑人物,外牆精緻的壁畫,都是難得的傳統藝術品。祠內正廳設有一座壁龕,分上下共七層,供奉粉嶺圍開基祖彭桂以下至第十六世共八十八位祖先的神位。右側奉祭「忠烈牌主」,村民稱之為「英雄帳」,是紀念為村事犧牲和有貢獻的鄉民。彭氏宗祠是粉嶺彭族祭祀祖先的重要地方,也是一所保留有豐富中國家祠傳統文化與藝術品的建築物,現被列作一級歷史建築。
|
|
位於粉嶺北圍北便村的彭氏宗祠,平日重門深鎖,只在祭祀時才開放。 | 宗祠正門上的石匾是光緒年間重修時建的,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 |
| |
|
|
石匾頂的水墨彩畫,著色鮮艷圖像簡樸,喻意後人讀書是致富之道。 | 正門上的對聯點出宗族源出商朝諸侯國大彭、及宋代南遷繁衍的事蹟。 |
| |
|
|
正門兩邊鼓臺石柱,柱上枋上的石雲頭隔架,古代用上石材是豪華建飾。 | 屋簷前的檐板,彩繪製作華麗精美,是祠堂文化中少見的精品。 |
| |
|
|
屋樑上紅色斑爛的令栱科木刻,配以精美陶塑,又是一批藝術品。 | 令栱科下的陶塑雕刻,造形栩栩如生,色彩鮮艷至今,確是難得。 |
| |
|
|
鼓臺外牆頂的水墨彩畫,人物生動,配上文字,藝術感之餘尚有教育意義。 | 另一邊鼓臺外牆頂的水墨彩畫,既似仙家逍遙又像老者逸樂,耐人尋味。 |
| |
|
|
鼓臺外牆頂轉角位置也填滿水墨彩畫,宗祠外觀裝飾得美輪美奐。 | 農曆二月初二是彭族舉行春祭盛典,宗祠內場面墟冚,外姓人迴避。 |
思德書室是粉嶺彭氏的一所家祠,是一座兩進式建築物,供奉彭族第六世祖思穩公以來至十六世的祖先神牌。此外書室從前亦是彭族的一所私塾,為族中子弟提供教育,並是粉嶺公立學校的前身,直至1953年學校遷往新校舍才結束教育的功能。現時書室主要用作祭祀和宗族聚會之用。
|
|
思德書室雖名書室,實仍家祠一堂,內正廳設有彭族歷代先祖神主牌位。 | 書室正門頂上的石匾也是光緒年間立的,屋簷前的檐板一樣有華美的彩繪。 |
| |
|
|
外牆頂也是設滿彩畫,題材多元化,有山水人物,著色明顯素雅。 | 外牆頂除了彩畫外,尚有書法,這篇楷書行氣工整,筆鋒輕快逍逸。 |
| |
|
|
書室正門後的隔扇,是清雅的水墨彩畫,配以古樸的隸書,又一佳作。 | 粉嶺南圍亦有一棵「心願樹」,名氣沒林村的那麼大,所以長得很茂盛。 |
聯和墟興衰
聯和墟是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等地的鄉民集資成立的墟市,建墟主要原因是與上水的石湖墟競爭。早於1940年代香港政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經歷二次世紀大戰後及香港重光,1948年由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和睦」之意思。聯和置業公司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法定資本為五十萬港元;分三次招股,共集資超過二百萬元。聯和墟於1951年1月20日開幕營運,開市初期墟期定為一、四、七日。墟市佔地61萬平方米,中央是一座白色三合土建築的「聯和市場」,是墟市的核心部份,設有六十個檔位,檔位有肉枱、魚檔、菜檔及雞鴨檔等。聯和市場外是露天市場,可容納百餘個小販攤。圍繞市場四周是兩層建築,設有九十間舖位,主要為售賣洋貨及雜貨的店舖、米舖、茶樓、影樓、理髮廳及旅店等,其後更有跳舞學院及電影院開設。除日常墟市活動外,更有在凌晨時分出現「天光墟」,是農民出售新鮮收割蔬菜的臨市市集。1952年在聯和墟旁建有聯和新村公開發售,因外牆為白色,當地人稱為「白屋仔」。八十年代天光墟遷往鄰近龍躍頭的安居街農產批發市場;九十年代聯和新村被收購拆卸重建為住宅與商場;與此同時政府興建新街市以取代聯和市場,新街市於2002年投入服務,聯和市場經歷半個世紀後於同年9月26日停止運作,在居民的爭取下並未有拆卸,但一直空置至今,只在2007年初作為電影《每當變幻時》的拍攝場地,並被改名為「富貴墟」。
|
|
粉嶺聯和墟聯和市場規模不小,買賣不同農產品的檔位有獨立的建築物。 | 聯和市場曾興盛一時,現已結業,暫時做了停車場,前景未卜。 |
| |
|
|
聯和墟許多舊式樓宇已改建為現代化大廈,昔日鄉郊墟市風味早已煙滅,空餘文字憑弔。 | 空置的前粉嶺裁判法院,是第一個在新界設立的裁判法院,不知夠不夠資格保留? |
鄰近粉嶺聯和墟原有一條安樂村,安樂村是由香港商人馮鏡湖等於1915年集資建立的住民區,是一條雜姓村落,包括有李、鄧、馮等姓氏。安樂村原是文人道侶聚集及富人修建別墅的地區,建有鏡湖別墅、西河別墅、瑞勝書室、李園、本立園、成法園、三教總學會、安樂祠等,其中有於1925年建成的軒轅祖祠最為著名,現已重建為黃帝祠。八十年代該村的土地逐漸被收購及改建為工廠大廈,成為今天的粉嶺工業區,原有的別墅多已拆卸,但尚有數間民居混雜在林立的工廠大廈中。昔日的文人與富豪別墅住宅今天演變成平民百姓的職業場所,相信是城鄉變化中鮮有的例子。
|
|
粉嶺安樂村原是富商別墅區,今豪宅多已拆毀,僅餘小量民居。 | 安樂村內一座僅餘的舊式鄉村屋已用作工業用途,發展往往凌駕保育。 |
位於粉嶺沙頭角道的黃帝祠前身為「軒轅祖祠」,始建於清末民初,1925年落成,後於千禧年重建。黃帝祠佔地一萬平方呎,樓高七層,是一座揉合中國儒釋道三教的宗教性建築物,祠外裝飾宏偉華麗,祠內莊嚴。祠內設有供奉黃帝的「軒轅殿」、尊崇炎帝的「神農殿」、設有孔子尊位的「大成殿」、此外尚有佛教的「三寶殿」及「菩薩殿」、道教的「三清殿」及「三師殿」等。黃帝祠在每年三月初三舉行祭祖大典,此外會定期舉行祭祖法會與法師超薦等,及提供龕位及神位供市民認購以供奉先人。
|
|
前身為軒轅祖祠的黃帝祠,是一座揉合中國儒釋道三教的建築物。 | 黃帝祠外觀宏偉,有造型生動的二龍爭珠,外牆佈滿華美的裝飾。 |
| |
|
|
祠外設有四支龍型圖騰巨柱,圖騰崇拜是古文化的一種。 | 祠外設有的小賣車,出售隨緣精品,結緣之外,或可祁福。 |
交通路線
今期介紹的粉嶺範圍較大,包括粉嶺圍、聯和墟及安樂村,除了自行安排交通道工具外,最方便的就是乘坐港鐵集體運輸系統。乘坐港鐵東鐵線到達粉嶺車站,由A出口出站,取道粉嶺名都商場,商場入口梯級設有輪椅升降台,穿過商場沿連接商場的行人天橋到達新運路;或由沿粉嶺車站C出口經過斜道出站,上行人天橋到達新運路。由新運路步行數分鐘便到達粉嶺圍;另外由新運路轉往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穿過行人隧道便可到達聯和墟,由聯和墟穿過行人隧道到達安樂村黃帝祠。若不想步行,可在粉嶺車站轉乘巴士或小巴,亦可乘坐巴士直達。
無障礙設施
在交通方面,粉嶺車站往來聯和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小巴,巴士路線較少,所以遊覽粉嶺各景點還是漫步的好。穿梭粉嶺各處均設有行人天橋或隧道供橫過汽車路,故步行是方便的。粉嶺正圍圍門及彭氏宗祠正門均是有障礙的,不過遊覽古蹟建築物多是遠觀為主,粉嶺正圍內主要是民居無甚可觀,只是看門樓、碉堡與古炮已是足夠。彭氏宗祠平日均是重門深鎖,不予對外開放;不過宗祠最精彩的藝術作品均在外牆,所以能不能進入祠內並無意義。洗手間方面粉嶺的設施真算不錯,粉嶺正圍後設有粉嶺圍遊樂場,遊樂場內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鄰近思德書室的粉嶺圍(南)公廁亦有。至於聯和墟內的聯昌街公廁及公共浴室地面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惟現時正進行翻新工程,要暫時使用臨時洗手間;不過位於御庭軒的聯和墟街市、鄰近粉嶺車站的粉嶺遊樂場內亦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至於安樂村工業區內缺乏公廁,一般人士最近亦要到鄰近麻笏河畔的天光墟公廁或崇謙堂公廁才有廁所用,若真的太急就只有到黃帝祠商借了。
|
|
粉嶺車站旁名都商場設有行人天橋系統,連接祥華邨及新運路。 | 沙頭角公路設有行人隧道系統,串連粉嶺車站以至聯和墟。 |
| |
|
|
到達粉嶺正圍前是寬闊空曠的行人路面,精神為之一振。 | 正圍後的粉嶺圍遊樂場,內設有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 |
| |
|
|
粉嶺圍(南)公廁亦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 | 鄰近粉嶺車站的粉嶺遊樂場內亦有殘廁,公廁何其多! |
| |
|
|
位於粉嶺樓的粉嶺樓公廁(N-50)是另一個鄰近聯和墟設有殘廁的公廁。 | 位於安樂村天光墟的公廁雖設有殘廁以至育嬰室,不過位置偏遠。 |
| |
|
|
粉嶺黃帝祠地面層是公開予善信參拜的殿堂,設有斜板方便出入。 | 祠內地面層亦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主要供善信使用。 |
無障礙評分級別: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評語
粉嶺雖然已發展為現代化住民社區,不過仍有可觀之處。除了粉嶺圍外,其實穿過安樂村便是龍躍頭文物徑了。所以可以這樣計劃行程,先到粉嶺圍遊一會,之後到聯和墟就餐,吃飽後再穿過安樂村遊龍躍頭;當然行程可以倒過來進行亦可。粉嶺內其實隱藏有不少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築物,鄉土掌故亦多,加上交通方便,又可以順道到聯和墟吃喝購物,是很寫意的旅遊景點。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粉嶺正圍: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39
彭氏宗祠: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44
思德書室: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45
粉嶺圍遊樂場: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42
粉嶺圍(南)公廁: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8147
馬會道行人隧道(NS49A):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382
沙頭角公路行人隧道(NS49B):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384
馬會道行人隧道(NS49C):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383
聯昌街公廁及公共浴室: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1104
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行人隧道(NS-92):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277
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行人隧道(NS-93):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185
安樂村天光墟公廁(N-144):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180
粉嶺黃帝祠: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0200
撰文:煮石山農(盧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