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障礙資訊電話簿 | 無障礙好去處 |
       
 
 
  活動內容
 
集體回憶美荷樓 
2014年04月29日
 
 

上期介紹了位於深水埗石硤尾的景點,意猶未盡,再講講深水埗區內的好去處景點。深水埗古稱「清水浦」,意指海水清澈的碼頭,後易名為「深水埔」及「深水埗」。深水埗在遠古時代已有先民居住的遺跡,1955年出土的李鄭屋古墓古跡建於一千多年前的東漢年代,其後陸續出現的考古發現顯示早於新石器時代,深水埗已有居民居住。不過深水埗不止是歷史悠久的住民區,更是本地公共房屋的發源地。位於深水埗的石硤尾邨是本地第一個公共屋邨,經歷半世紀的歲月,石硤尾邨經歷重建再重建,第一批的徙置大廈早已全被清拆,僅餘石硤尾邨41座美荷樓,經「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搖身一變成了青年旅舍,並附設有「生活館」,展覽昔日石硤尾邨居民的生活面貌,為歷史洪流中保留半點本地生活的集體回憶。

 

香港公屋的發展歷程相片
位於深水埗的石硤尾邨是香港最早興建的公共屋邨,其起源於1953年發生的大火災。石硤尾古稱「石甲尾」,位於深水埗東北地方。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國內局勢動盪,大量難民逃到本地、以廢木和鐵皮等物料搭建寮屋棲身。當年深水埗的居民人口劇增,區內出現多個木屋區。1953年12月25日聖誕夜約9時30分,石硤尾寮屋區內一戶居民不慎打翻火水燈,引發火警,短時間內火勢蔓延至石硤尾六村木屋區。當年政府動員兩部滅火車從港島渡海支援,及動用百餘條水喉撲救。大火至凌晨才大致受到控制,但已造成40多人傷亡、超過5萬人無家可歸。大火翌日政府即時成立「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組織及統籌賑災工作。當年政府向災民派發熱飯、救濟金、白米及日用品,每天的支出達5萬元之鉅。而當時社會各界、商號、中國及外國政府等都有響應捐款救災,兩星期內已籌得15萬港元現金、大量白米、衣物和藥物等救災物資。

相片

相片

  展出1950年深水埗唐樓廣告,那些年一個唐樓單位樓價都要過萬元。

     那些年深水埗的居住情況,有住在艇上、有露宿街頭,更有住在山洞。

 

 

相片

相片

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災,這是當年報導災情的剪報。

  這是當年香港政府做的大火災報告原文,文中提及因強風導至火勢急速蔓延。

 

 

相片

相片

大火災後政府統計的受災人數,及向災民派發白米與救濟金的數字。

災民當年受災的回憶,原來國際級大導演吳宇森先生當年也是災民之一。

 

 

相片

相片

展出當年石硤尾六村火災急賑委員會發行的救災籌款「壹圓運動劵」。

當年社會各界都有響應籌款救災,連比武都可以賑災,籌了27萬元。

石硤尾大火後,部份災民搬到親友處暫時居住,但仍有2萬多人無處容身,他們只有在街上搭起簡陋的棚屋棲身。當時香港政府下令工務局盡速興建緊急庇護居所安置災民,同時要求市政局組織緊急小組委員會,尋求全盤解決寮屋問題的方案。1954年2月工務局在石硤尾災場附近建成一批兩層高的平房,並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稱為「包寧平房」,但只能安置約一成(5千人)災民。1954年4月,市政局緊急小組委員會提交報告,建議政府斥資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以安置受天災和清拆行動影響的寮屋居民。徙置事務處因而成立,專門負責管理徙置大廈。1954年底包括美荷樓在內的8 座徙置大廈落成。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期間拆卸包寧平房,興建21 座徙置大廈取代;連同之前已建成的8 座徙置大廈共29座,成為本港首個徙置區──石硤尾徙置區,亦即是本地公共屋邨的前身。

石硤尾徙置區落成後,揭開政府推行興建公共房屋計劃的序幕。香港政府自始陸續興建低廉的徙置大廈,徙置居住於寮屋區或居住環境欠佳的居民,以改善這些居民的居住環境。自1954年至1973年近20年內,香港政府在本地不同地區興建了共25個徙置區、徙置大廈超過五百座。這些徙置大廈以石硤尾徙置區第一型徙置大廈為基礎,經改良大廈的設計和設施,共出現有六個型號的徙置大廈。徙置大廈的改變,由最初一般樓高7 層增至16 層;由第一型無設獨立廁所和廚房,至第四型居住單位已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居民的平均佔用面積由第一型的每個成年人有2.23 平方米、增至第六型的3. 25 平方米,居住空間及環境確實改善許多。

除了興建徙置大廈外,香港政府亦資助志願團體香港房屋協會發展出租屋邨,及於1954年成立半獨立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興建廉租屋出租予中下收入市民改善居住環境。1971年麥理浩爵士接任港督,特別關注房屋問題。1972年香港政府宣佈一項龐大的「十年建屋計劃」,致力興建更多公共房屋。1973年原有的公營房屋組織重組,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統籌建屋計劃;同時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為房屋署,作為執行機構。重組後香港房屋委員會接管已建成的廉租屋邨、政府廉租屋與徙置大廈,統稱「公共屋邨」。自1973年起至今,香港房屋委員會繼續為香港居民興建新的公共屋邨,及拆卸和重建已建成的徙置大廈與政府廉租屋、廉租屋邨,持續改善公共屋邨的居住環境。

 

石硤尾的回憶相片
石硤尾徙置區是香港第一代公屋,建於1954年至1963年之間,共有29座徙置大廈。這批徙置大廈被稱為「第一型徙置大廈」,大廈外型設計有初期的英文字母「H」型及後期的「I」型兩種,但以「H」型佔多。1954年底落成的第一批徙置大廈是6 層高,之後興建的增至7 層高。「H」型徙置大廈的結構是包含兩座翼廈與中座,住宅單位位於兩邊翼廈,之間連接翼廈的建築部份是中座,設有公共水喉、浴室及廁所。整座翼廈每層均有長廊圍繞,作為通道;翼廈與中座連接位置設有「內庭」,供居民休憩納涼或碰面交誼之用。徙置大廈沒設升降機,只設有四條樓梯。住宅單位並排成兩行,背靠向長廊,兩行單位僅一牆之隔。每個單位略成長方形,寬10呎、縱12呎,面積約120平方呎。單位結構簡單,內無間隔,牆身及地台材料為混凝土,沒髹油漆或裝修。門及窗設在單位的前方,其餘三邊密封,只背靠單位的牆壁設有小格通風,通風及採光都十分不足。單位內沒有獨立廁所和廚房,居民只能使用設於中座的公用水喉、公共浴室與廁所。當年徙置大廈每層設有兩個洗滌間和兩個浴室,廁所每層男、女廁各有三個廁位。每個單位規定最少居住五名成年人,十歲以下小孩作半人計算,不足五名成年人的戶口需與其他家庭合住,於是出現一室兩伙家庭同住的情況。徙置單位居住空間狹小,居民會在單位內加建「閣仔」,或使用兩格床、帆布床等增加睡眠地方。當年徙置單位的居住水平如此,每個單位月租都要10元,另加1元水費。

相片

相片

  石硤尾徙置區全圖,顯示共有26座「H」型大廈及3座「I」型大廈。

 「H」型徙置大廈平面圖,顯示位於翼廈與中庭的大廈設施分佈情況。

 

 

相片

相片

活化後的美荷樓回復徙置大廈最早的長廊與住宅單位並排的原始面貌。 

 徙置大廈落成後第一批遷入居民的口述歷史,訴說一個又一個真實故事。 

 

 

相片

相片

第一型徙置大廈單位簡陋狹窄,但最少要住5人,這是當年一室兩伙共住情況。 

      單位內多會在頂部加建閣仔,日常用作儲物之用,晚上是女眷睡覺的地方。 

 

 

相片

相片

第一型徙置大廈單位內無設獨立廚房與廁所,日常洗衣服及煮食均要使用公用水喉。 

      至於大小二便及淋浴要使用公用廁所及浴室;筆者兒時住東頭徙廈時的體會是環境非常噁心。

 

 

相片

相片

 徙置單位內無廚房,居民會在通道長廊放置爐頭與煮食用具,並在開放的長廊就地煮食。

   徙置單位面積狹小,居民只好將起居空間延伸至長廊,煮食之外,曬衣服、放置雜物多的是。 

 

 

相片

相片

 口述歷史,當年居民共用公共水喉,家家戶戶排隊取水,制水時情況更差。

 徙置大廈地面層多是商舖,各行各業的店舖都有,其中的糧油店是居民必需。 

1954年底落成的第一批6層高徙置大廈共有8座,第八座是美荷樓,當時被編為H座。石硤尾徙置大廈原本是以英文字母排列座號的,但建成29座後英文字母不敷應用,改用數字排序,美荷樓改編為第15座。1972年石硤尾徙置區進行為期12年的重建計劃,第15座在改建後編為第41座,並定名為美荷樓。1972年開始的重建計劃名為「石硤尾安居計劃」,是香港政府推行的十年建屋計劃中第一個重建公屋試點。計劃包括拆卸其中11座徙置大廈,重建為6幢新廈,餘下的18座徙置大廈則進行改建工程,將住宅單位擴大,設置獨立廚房及洗手間。改建後的石硤尾徙置區改稱為石硤尾下邨。1984年石硤尾下邨與原為政府廉租屋邨的石硤尾上邨合稱為石硤尾邨。2001年石硤尾邨面臨新一輪的重建,拆卸剩餘的徙置大廈,重建為現代化的公共房屋。重建計劃中美荷樓逃過被拆卸的厄運,成為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公營房屋,2010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在2007年政府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中,美荷樓成為第一批計劃的活化歷史建築,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活化計劃,及由香港政府全數資助工程費2.2億元,將美荷樓改建成青年旅舍,2013年10月開始營運,提供共129個旅舍房間,令原來徙置大廈的住宅用途得以延伸。此外青年旅舍闢出美荷樓東翼廈前半部的地面層及一樓單位、面積412平方米設立生活館。生活館收集石硤尾徙置區居民當年的生活用品,保存及展覽,從而反映出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基層市民的生活面貌。

YHA 美荷樓青年旅舍
地址:九龍深水埗石峽尾邨41座
電話:3728 3500
傳真:3728 3508
網址:https://www.yha.org.hk/en/

美荷樓生活館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30—下午5:00
休館日:逢星期一休息
費 用:全免
美荷樓導賞團只限網上預約,恕不接受其他方式預約,詳情請瀏覽https://www.yha.org.hk/zh/experience-hk/local-tours-hostel-events/mhh-youth-hostel-free-guided-tour-old/
團體參觀申請,請瀏覽http://www.meihohouse.hk/chi/channel.php?channel_id=59

相片

相片

 展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荷樓模型,美荷樓初建成時6層高、共384個住宅單位。

  展出最早入住美荷樓H座的居民口述歷史,由住半個單位打拚至生意成功的故事。

 

 

相片

相片

 另一個美荷樓的故事,講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鄰里互助、和睦共處的徙置區文化。

  石硤尾徙置大廈改建方法是合併原來背部相連的前後單位,將長廊分割成各戶的廚房和露台。 

 

 

相片

相片

  這是一個在美荷樓改建後搬入居住的居民口述歷史,感覺像是搬進了天堂。

   美荷樓201至206號單位現今成了生活館,展出當年改建後擴大了的居住空間。

 

 

相片

相片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美荷樓的居民也有小康的,家電已有,但兩格床仍是不可缺的家俱。 

  改建後的美荷樓每個住宅單位均設有廚房和廁所,由原有的長廊改成,還有個露台可用。


石硤尾是一個別具歷史意義的社區,這裡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楝樑,有導演、足球先生、文化報人等。石硤尾徙置區反映出香港人堅毅的精神,當年社會生活艱苦,徙置大廈環境惡劣、居住面積狹窄;但當年居民人人努力拼搏,刻苦耐勞,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甚至出人頭地,成就一個又一個個人成功的故事。在困苦的日子中,徙置區的居民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凝聚出大家庭般的社區。今天石硤尾徙置區早已成為歷史,但美荷樓尚存,為昔日的徙置區生活與文化留下見證,並盛傳這一段逆境自強的歷史,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深刻的啟發。

相片

相片

 足球先生陳發枝也是出身自石硤尾,體會是公屋雖然物質匱乏但不乏機會。

   這是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麥華章先生當年在石硤尾徙置區求學成才的故事。 

 

 

相片

相片

   1957年有關石硤尾徙置區居民生活調查,家庭月入二百元以下者佔九成多。

  展出六十年代的巴士車票,車費由一毫至五毫不等,但不是人人能負擔。

 

 

相片

相片

 大導演吳宇森先生在石硤尾生活的回憶,由露宿街頭至夢想實現的故事。

  五、六十年代交通不便,居民負擔不起坐巴士只好走路,卻造就田徑好手。 

 

 

相片

相片

 徙置大廈居民多自備衣車,縫補衣服自用外,還可以承接縫紉工作幫補家計。

  展出購買衣車收據,1963年一部勝家衣車只售31元,夠徙置大廈交三個月租了。

 

 

相片

相片

  當年居民的生活用具,簡陋的金屬水壺、摺呎、梳等,顯示生活物質匱乏。

  久違了的兒時玩具,那時生活簡單玩具都是手做的,一條橡筋繩已玩上半天。 

 

相片

相片

  展出六十年代的購物單據,可見那些年西餅一件由幾毛錢至幾元都有交易。 

  展出六、七十年代的物價資料,六十年代在酒家吃一頓翅席索價80至90元。

 

交通路線相片

交通工具

 交通說明

 

復康巴士 

到達YHA 美荷樓青年旅舍地面空地下車。

相片
港鐵深水埗站B出口出站,乘車站升降機到地面北河街,沿北河街向大埔道方向前行,到達大埔道轉向往青山道方向前行,到達青山道路口橫過大埔道,到達白田街轉往巴域街,沿巴域街上斜路。

 相片

港鐵深水埗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maps/ssp.pdfhidden link
石硤尾站B出口出站,乘車站升降機到地面窩仔街,沿窩仔街向石硤尾邨方向前行,到達白田街轉入白田街向大埔道方向前行,到達巴域街轉上斜路。
港鐵石硤尾站街道圖:http://www.mtr.com.hk/jplanner/images/maps/skm.pdf
hidden link港鐵路綫圖:http://www.mtr.com.hk/chi/homepage/cust_index.htmlhidden link
港鐵車站為殘疾人士而設的設施:http://www.mtr.com.hk/chi/mtrfacility_engine/mtrfacility_engine.phphidden link
巴士2B、2D、2E、2F、6、6C、6D、81、86、86A、86C、87A、87B。 
九巴路線搜尋:http://www.kmb.hk/tc/
九巴/新巴 104、702、796C  
新巴/城巴路線搜尋:http://www.nwstbus.com.hk/routes/index.aspx?intLangID=2
專線小巴9M、30A、30B、32A、32M、41M、42。 

 

無障礙設施相片
YHA 美荷樓青年旅舍位於石硤尾巴域街斜路之上,行人路四通八達,都是無障礙的。上巴域街的斜路斜度是1比8,電動輪椅也能越過。當然比較方便的交通是安排復康巴士,直達青年旅舍地面的空地下車便可。

設於美荷樓青年旅舍的美荷樓生活館共分兩層,位於地面層的展覽館通道是無障礙的,問題是連接地面與一樓層展覽館只有梯級通道。向當值職員查問獲覆若輪椅人士到場參觀,可向職員要求,在職員協助下可以到達位於一樓的展覽館。之後邀請本會無障礙大使曾先生一同到場測試通往一樓展覽館的通道是否可行。測試當日要先到青年旅舍的接待處,向當值職員提出要求,旅舍職員通知生活館的職員到場,在生活館職員的帶領下使用設於青年旅舍內的升降機,到達一樓再經過玻璃防火門便到達生活館。這條通道因要使用設於青年旅舍的升降機,而青年旅舍接待處外,房間部份並不對外開放,故一定需要由職員安排下才能到達一樓的生活館。問題是經過的防火門,其中兩度門是直角排列的,打開一度門進入後,轉角的空間狹窄,無足夠空間讓經過的輪椅人士推開另一度防火門,故需要他人協助開門才可以通過。但最大問題是生活館的入口,因保留昔日徙置大廈居民常用的拉鐵閘,鐵閘地面位置設有路軌,成為輪椅障礙。巡查當日有另一復康團體到場參觀,參觀者用的是手推輪椅,在協助下是可以越過路軌。但電動輪椅重,難於由人協助下越過路軌,結果是進不了生活館。巡查測試的結果是現時電動輪椅是入不了一樓的生活館,只能參觀地面層的生活館。關於這個問題,巡查當日已向生活館的當值主任提出,之後再以書面作出投訴,事件跟進中。

至於其他無障礙設施方面,美荷樓生活館設施簡單,無詢問處及供視障人士使用的觸覺引路設施。美荷樓青年旅舍地面空地設有一座觸覺和點字地圖,但無設觸覺引路帶。直至進入青年旅舍的大堂辦事處內才設有觸覺引路帶,經過大堂旅舍詢問處與前堂櫃檯至升降機大堂。遠離前堂櫃檯、旅舍大堂偏僻一角見有一低櫃檯,但無暢通易達標誌,無職員當值,亦無聽覺輔助系統。青年旅舍職員回覆旅舍設有適合傷殘人士使用的房間、洗手間等,有待證實。至於洗手間方面,青年旅舍地面層設有供公眾人士使用的洗手間,包括男女及傷殘人士,方便參觀美荷樓生活館人士。整體來說,美荷樓青年旅舍以及美荷樓生活館,在無障礙設施方面仍有很多需要改善的空間。

相片

相片

由白田街轉入巴域街,上一段斜路便到青年旅舍,斜度較高但行人路寬闊。

進入青年旅舍地面空地是寬闊無障礙的,若能安排復康巴士出入較方便。

 

 

相片

相片

青年旅舍地面空地設有觸覺和點字地圖,方便視障人士,但無觸覺引路帶和發聲裝置配合。

設於青年旅舍東翼廈的美荷樓生活館,地面入口和館內通道均是無障礙的。

 

 

相片

相片

 輪椅人士要到一樓生活館是要經旅舍安排,經過青年旅舍辦公大堂前往,通道是無障礙。

      美荷樓原有的中庭經活化之後成了升降機大堂,輪椅參觀者可乘升降機上一樓生活館。

 

 

相片

相片

不過一樓升降機大堂往生活館要經過兩度防火門,直角排列無足夠空間予輪椅人士推門,需有人協助開門。

   生活館一樓入口因要保留舊有的拉閘門,門前設有路軌,手推輪椅在別人協助下才可以進出展覽館

 

 

相片

相片

 電動輪椅太重難於協助,巡查當日由本會無障礙大使曾先生實地測試無法進入,即場向當值主任反映問題。

       青年旅舍地面層設有公眾人士洗手間,暢通易達洗手間設施齊全,惟兩邊扶手高了,順道要求改善。


無障礙評分級別:相片相片  ( 1為最差 ~ 5為最好 ) 

 

總結相片
1954年發生的一場大火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當時政府的房屋政策。香港政府大興土木興建徙置區及廉租屋邨供應居民需要。相信今天許多香港人當年都出身自徙置區及廉租屋,雖然這些都已成歷史,但今天美荷樓仍在。走進石硤尾、或走進美荷樓,或多或少都能尋回昔日生活的點滴回憶,細味多年生活的辛酸苦辣。人生要有夢想,更要有回憶,這才不枉一生。

 

本會無障礙調查網頁:
YHA 美荷樓青年旅舍: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21784
美荷樓生活館:http://www.pof.org.hk/accessibility-search-detail.php?id=34683

撰文:盧景堯

 

 
 
 
 

 

 

 
 
歡迎蒞臨堅毅貓城